【財政預算案2023】港府擬建微電子研發院 業界:困難不大惟需考量人才、設備配合
▲ 陳迪源接受本報訪問稱,港府推出興建微電子研發院,和人工智能(AI)超算中心等計畫可謂是時機剛好,惟需多留意人才與設備的配套,以及日後有關落地應用時的限制。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22日)公布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當中提到今年內才定立興建微電子研發院,和人工智能(AI)超算中心,的具體工作方向和範疇。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HKITDA)陳迪源接受本報訪問稱,港府推出相關的計畫可謂是時機剛好,惟需多留意人才與設備的配套,以及日後有關落地應用時的限制。
【財政預算案2023】斥5,000萬加速發展Web3 Web3企業料青年工作坊有助紓解人才荒
陳迪源指,香港應科園已從事微電子研發及應用等工作多年,業界亦有不少專家和企業從事芯片行業,所以預計港府要在香港加大力度推動微電子研發的困難不大。另希望港府就電動車領域中,著重新能源儲蓄和運放、無人駕駛汽車網絡的網絡安全範疇。
惟他提到港府在籌備相關的數碼基建時,需要留意人才和設備的配合。現時港府有不少人才計畫為本地導入國內和海外人才,
但有很多設備都是外國製造。香港在發展相關產業時,容易讓西方國家聯想到我們會才發展內地市場。哪麼會不會有進一步的制裁呢?
另外,為推動有關電動車應用於香港全面落地時,陳迪源建議政府多加考量3大要點,包括法規、道路配套和保險。如慮香港的道路安全設計,是否適合全自動汽車駕駛行駛。若在使用全自動汽車駕駛模式下發現交通意外,相關責任又誰屬。
這些共識需要時間去處理。所以希望政府在推動相關科技發展,和引入技術時,會開始展開相關的道路設計和社會諮詢。
建議撥款30億 最快2年可見成效
相關的具體計畫在今年內才會定立,當中涉及的投資預算和成效亦是兩大關注點。陳迪源就認為:
資金是多多都不夠,但若有初步成效,自然會有大企業、投資者注資。
他預計在計畫起步階段,30億港元已足夠應付。按現時本港半導體和電動車發展基礎而言,相信可在2年內看到有關半導體工作的成效,而電動車方面則需3-5年。
至於問及AI超算中心,他則稱各地如中國內地、美國、新加坡等已設有AI超算中心,但各有不同模式。期望政府展開的可行性研究時,不單會考慮政府、網絡安全、大學研究等使用,亦考慮為部分有潛力和創意,或公司中沒有營運專家的初創,提供一種價格不會太高的方案,助其以合理成本和技術支持,研發可供大眾市民應用的項目和投術。
此外,陳迪源重申科技落地應用時,必須有相應的法規監管。以ChatGPT為例,部分香港大學已禁止學生使用AI機械人撰寫學術報告。
在涉及商業競爭,或是為人類而設的比賽,(AI)會影響公平性和期望。
港府在推動AI應用時的思維,可參考且要追上內地法規標準,甚至是要打造可識別AI生成產品的系統,「用系統對抗系統」,以保持各方的公平性。
【財政預算案2023】港擬建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專家:諮詢期過長或拖慢進展
【財政預算案2023】一文看清財政預算案創科政策 擬設立微電子研發院(持續更新)
責任編輯: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