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3】一文看清財政預算案搶人才政策 凝聚海內外專才

商業 15:15 2023/02/22

分享:

分享:

本屆特區政府一直強調要「搶人才」,陳茂波今(23日)公布2023至24年度財政預算案時,亦有提出不少吸引及培訓人才措施,以下讓你一文看清當中重點。

【數碼轉型】港企見招拆招實現數碼轉型 打造良好客戶夥伴關係

匯聚人才

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在培育本地人才的同時,招攬外地人才,為經濟發展作貢獻。這些措施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及開設「香港人才服務窗口」。此外,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正更新「人才清單」,以反映各個不同專業的人手需求情況,預計下月完成。勞福局亦將於今年年中開展新一輪人力資源推算,協助政府就整體人力需求制訂適切的策略。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為了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政府會引入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須將一定金額的資產,投放在本地市場,但不包括物業投資。在通過審批後,便可來港居住及發展。計劃的細節將於稍後公布。

生命科技及人工智能

為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基礎研究,更好實現「從零到一」的基礎科研能力,政府會預留30億元推動相關建設,特別是發揮香港作為國際科研合作平台的獨特優勢,引進來自內地及世界各地的創科領軍人才、科研團隊和企業,促進跨領域的科研合作。

微電子研發院

政府打算設立一所微電子研發院(研發院),推動本港微電子的發展,冀能成為亞太區內支援微電子發展的領先機構。研發院亦會強化與大學、研發中心和業界的合作,加快「從一到N」的科技成果轉化,凝聚海內外相關專才,加強培育本地科研人才,進一步完善創科生態系統。

提升保險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

近年政府實施了保險相連證券的專屬規管制度和推出資助先導計劃,並促成數宗「巨災債劵」在香港發行,推動保險市場多元發展。陳茂波建議延長先導計劃兩年,繼續吸引更多發行機構和培育人才,推動行業的發展,並助力國家開拓分散和管理風險的渠道。

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政府會繼續投放資源,進一步推廣和發展「原授專利」制度,以配合香港的創科發展,並會在未來兩年增撥合共約1千萬元予知識產權署,聘請及培育專利審查員,逐步建立人才庫,以爭取在2030年自主進行專利實質審查。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政府會繼續推動文化發展,包括制訂「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培育多元人才,豐富文藝創意內容,提升文化基建,以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圈建設。

金融業

為進一步培育金融科技人才,政府將推出「專上學生金融科技實習計劃」,為本地及大灣區的專上學生提供資助。透過計劃,學生可以在本港或大灣區的金融科技企業,取得跨境實習工作經驗,及早培養他們投身金融科技事業的興趣,藉此壯大本地的金融科技人才庫。

「提升保險業和資產財富管理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自2016年推行以來反應良好,政府將延長計劃三年,以培養更多業界人才並提升從業員的專業能力。

航運、空運及物流業

「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自2014年推行以來,惠及超過1.5萬名學生與從業員,亦協助業界推廣及宣傳。陳茂波會向基金注資2億元,加強物流業人才培訓,推動高端、高增值及智慧物流的發展,並鼓勵業界與大專院校及專業團體合作,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政府亦會於今年推出「海事人才培訓資助計劃」,為有志投身海事法律工作的青年提供見習機會,以培育更多本地海事律師。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與內地院校合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航空業實習計劃」的首年名額,將會由300增至450名,以培育更多青年投身航空業,應付香港及內地航空業的長遠人力需求。

創新科技

自「中學IT創新實驗室」及「奇趣IT識多啲」計劃推出以來,反應踴躍。陳茂波會增撥3億元,在未來3個學年,繼續向每所公帑資助中學,提供最多100萬元的資助,以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

建造業

為應對未來基建發展的人力需求,政府會與專上院校合作,完善升學及發展階梯,推行兩年先導計劃,為就讀建造業相關的兼讀制學位課程的學員,提供在職培訓津貼,預計需撥款約1億元。政府亦會預留700萬元,與香港建造學院合作,推出為期兩年的「先聘請後培訓」資助計劃,為選擇就讀建造業安全主任課程的學員,提供在職培訓津貼。

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

陳茂波已預留3千萬元,由發展局研究成立建築研發及測試中心,並進行規劃及初步設計。中心將為創新物料、建造方法和技術等進行研發、制訂標準、提供測試及發出認證,帶領建造業界創新,吸引研發人才在港發展。中心亦會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為國家的建造和有關產品標準與國際市場接軌提供平台。

中醫藥發展

中醫藥發展基金自2019年正式啓動以來,已推出十多項資助計劃,惠及中醫藥界不同從業員及機構。資助範疇涵蓋人才培訓、設備及質量提升、中成藥註冊、中醫藥推廣及研究等,全方位助力本地中醫藥發展。基金亦在疫情期間發揮重要作用,支援社區中醫師為離院及康復人士提供遙距及復康診療。

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除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外,政府將會看準時機,加速發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並朝五個方向推進,其中之一為人才培訓。

【台灣自由行】推「療癒.台灣」宣傳 冀港人鬆一鬆

責任編輯:歐陽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