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港人重多元化便利支付體驗 傾向花費專注環境保護品牌
電子支付對港人來說絕非陌生之事,市場上亦有各式各樣的電子支付工具任君選擇。Visa早前發布了《Visa消費者支付取態研究4.0 : 行業展望》報告,揭示香港支付生態的持續變化、消費者偏好、顧客忠誠度及ESG(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對大眾消費的影響,以及元宇宙領域的主要趨勢。
電子錢包有潛質佔主導地位
研究揭示在眾多數碼支付方式中,卡片支付在香港佔主導地位,使用率高達91%,而電子錢包的使用率也在不斷上升,高達79%,至少55%受訪消費者均使用感應式流動支付和二維碼支付消費。
民生事業宜多推廣電子支付
隨著多元化付款方式不斷興起,超過3分之2的消費者認為,不論商戶規模或消費金額大小,大眾都應當能夠使用多元化方式付款。研究同時顯示,目前港人現金使用率為82%。針對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包括公共交通、街市及小型商戶等,在提供多元化付款方式上顯得滯後;而保險業、醫療服務和教育界於流動感應式支付方面則更可進一步改進。
Visa香港及澳門業務發展總經理梁普寧表示:「由恆常小額消費到大額交易,香港消費者都更注重恆常生活不同層面的便利。提供無縫的支付體驗除了惠及本地消費者外,更能夠照顧來自世界各地旅客旳需要,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此外,Visa發布的《報告》中還提出了3項重點消費者行為分析,分別是:(一)縱使對會員獎賞計劃滿意度不一,消費者仍渴望「最大化」會員獎賞;(二)消費者傾向花費於專注環境保護的品牌;(三)消費者對數碼資產有一定認知,為金融創新發展奠下良好基礎。
消費者願付更多撐綠色企業
值得留意,有近1半(48%)受訪者正積極找尋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品牌,甚或願意支付額外費用以鼓勵專注環境保護的企業。在會員獎賞計劃用諸慈善及社會貢獻方面,近6成(58%)的消費者更願意捐贈部分甚至所有其會員獎賞計劃的獎賞積分作慈善用途,當中用作促進自然資源的運用、改善廢物管理和氣候變化等環保舉措意欲最高,而其次是改善社會福祉。
梁普寧補充:「從實體舖、電子商務平台、生活應用程式、社交媒體、數碼資產、到元宇宙,每個生活節點都可以是一個新商機。企業必須深入了解消費者行為模式,重新定位市場策略,以迎合消費者的數碼習慣和新興需求。」
【ESG營商】Lalamove推4大可持續發展方針 冀物流業更具可持續性
責任編輯:楊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