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泰5G智能醫院 急症患者存活率增
▲ 除了加入AI協助醫療系統外,5G的高頻寬和低延遲,也能支援4K分辨率的視像通訊,提供清晰遙距醫療診症服務,成為建構未來醫院的重要一環。(GSMA)
泰國的人口老化令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尤其在農村地區,醫療資源分布嚴重不均,每1萬人只有不到兩名醫生;在緊急情況下,有三分之一的病危者,甚至在前往醫院途中死於救護車內。為改善醫療系統效率,泰國公立醫院Siriraj Hospital引入了5G技術,提高急症病人的生存率。
據管理諮詢公司YCP Solidiance數據顯示,隨着老年人口及慢性患病率增加,泰國的家庭醫療保健總支出已由2015年的3,590億泰銖(約817億港元),增長至2019年的4,360億泰銖(約992億港元)。不過,泰國每1,000人只有2.1張病床,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2.7張,反映當地沒有足夠醫療資源滿足人口需求。
夥華為部署 解醫療系統痛點
以上結果也導致泰國的急救死亡率極高,多達三分之一的病危者會在前往醫院途中死於救護車內。為解決當地醫療系統的痛點,Siriraj Hospital與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HUAWEI)及移動通訊營運商True合作,部署「5G智能醫院」項目。
透過獨立的5G網絡和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技術,救護車內的醫護人員可於病人送往醫院期間,使用車內的5G高清鏡頭等設備,將病人的實時信息,包括生命體徵和醫療紀錄等,以影片或圖像形式傳送予醫院的醫務人員,為病人提供更可靠的即時治療和救援準備。
Siriraj Hospital院長Visit Vamvanij表示,自部署5G技術以來,急症患者的存活率已大幅提升。他指出:「節省時間就是挽救生命,當病人一到達醫院,每位醫護人員就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工夫,知道該怎麼做,才可作出最佳治療。」
遙距診症 持續監測評估健康
醫院內的5G連接還為急症室提供了先進系統,可密切監控住院患者的狀況並通知醫生。Visit Vamvanij稱,醫院的「智能急症室」設有5G醫療推車,醫護人員可透過它安排移動巡房(Mobile Ward Rounds)、診療諮詢和檢查病人等工作。
診療效率方面,引入5G也加強了人工智能(AI)的應用。Siriraj Hospital醫學院院長Prasit Watanapa博士表示,在AI協助下,每個病例的病理診斷結果所需時間,已由15分鐘大幅減至25秒。他補充:「高速的5G連接可通過實時的高清AR顯示屏,對遙距手術提供指導。當病人出院後,也可利用5G為他們進行遙距診症。」
醫護直接存取 提高成像精度
對於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亦可從醫療數碼化中受惠。例如病人佩戴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後,就可收集其健康數據,然後通過5G連接和AI系統,將數據上傳至雲端,讓醫護人員進行持續監測和評估。
由於Siriraj Hospital是採用公私混合的5G網絡,醫護人員也能通過5G直接存取現場數據中心,而不會將潛在的敏感數據洩露於公共網絡。
Prasit Watanapa博士認為在5G幫助下,雲端運算令到信息存儲和共享變得更容易;大數據則能幫助醫生和管理層作出更好決策;而AI就提高了醫學成像的速度、效率和精度。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記者:陳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