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機械人檢測大廈外牆 取代工程吊船
▲ 港企Chain研發的機械人配備360度鏡頭,可對外牆全方位拍攝照片及錄製影像。(Chain)
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顯示,本港私人商業樓宇及分層工廈的總存量,合共達2,778萬平方米,當中逾6成的樓齡超過30年,因此嚴格及定期的樓宇檢測,是物業管理範疇必不可少的環節。由於樓宇外部長期暴露於天然環境,日曬雨淋自然會加快損耗速度,如缺乏適當的維修保養,便很容易出現損毀情況。當日久失修時,更會導致外牆批盪紙皮石鬆脫、混凝土爆裂或剝落等,危及公眾安全。
【智慧城市】希慎興業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提升管理效益 助初創研發落地
決定應否進行維修,以及甚麼地方需要保養,需事前在大廈外牆進行定期視察,以了解樓宇結構的狀態。一般做法是利用「工程吊船」在大廈外圍上下移動,讓維修工人在船上為外牆進行檢查,但這屬於高空工作,具有一定危險性。再者,吊船的闊度一般都有2至3米,對於一些狹窄地方,則無法使用吊船。
深入狹窄位 工作1天變3小時
為提高外牆檢測的安全度及靈活,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供應商Chain研發了小型機械人,可取代工人使用吊船進行檢查。Chain業務發展主管黃凈陶表示,只要在大廈外建造兩條垂直軌道,就可把機械人安裝至軌道上,然後設定程式,讓它上下移動升降。
該機械人配備360度鏡頭,可對外牆全方位拍攝照片及錄製影像,並透過「混合現實建模」(HRM)技術,將環境影像融合至可視化模型,方便觀察哪些細微地方出現裂痕、滲水和生銹等,且整個檢測過程毋須真人參與,就能自動執行。
【AI之爭】Google要求員工日花2至4小時 測試AI聊天機械人Bard
她指出,以6層大廈為例,使用傳統人手檢測的方法需時約1天;但利用該新技術,就算加入安裝機械人等流程,檢測工作都能在3小時內完成。此外,該機械人的闊度僅約40厘米,相比起吊船,更能深入大廈狹窄及陰暗位置,清楚發現以往無法得悉的保養漏洞。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記者:陳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