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新」嘗啖@iM網】樓上法國菜 地道風味有驚喜

名人薈萃 11:00 2023/02/11

分享:

分享:

朋友請吃生日飯,說要介紹一家我們沒吃過的餐廳,本來就喜歡新嘗試,當然第一時間舉手贊成。店家開在蘭桂坊,很是熟悉的地點,摸上陌生的大廈二樓,盡頭就是這家Cuisine Culture,主打傳統法國菜。餐廳走的不是華麗的裝修風格,但予人一種隨意、窩心的自在。店面不大,卻很寧靜舒適,客人專心致志地享受美食,在法國學藝20年的老闆,全心全意地炮製美食,所謂在對的地方,吃對的菜,就是這種感覺。

同場加映:【青姐話】回吐?嘔吐?

這日友人拍板,叫的都是他們的招牌美食。

先來一客蟹肉薯茄青蘋果沙律,單看材料就知道是道清新鮮味的開胃前菜,這菜取勝之道是蟹肉(是蟹肉不是蟹柳)比薯蓉多,誠不欺場。

法式焗蝸牛,是法國菜不可或缺的前菜之一。肥厚的蝸牛加了濃郁的香草牛油調味,入口肉嫩味美,香氣宜人而且不鹹不膩,用來墊底的薯蓉也很細滑。

蘑菇多士,本來沒有興趣試,但見友人吃到幾乎連碟都想吃下去,忍不住拿一塊來吃,麵飽是比平時的較熱辣香軟,精髓是那小碗蘑菇醬,濃稠又有菇香,令人愛不釋口。然後是必叫的招牌焗法式地道古也芝士洋蔥湯。湯色吸引,焦糖化的香甜洋蔥,配上大量拉絲芝士,加上中間那塊焦香法飽,口感層次豐富,湯底味道濃郁,暖到入心。至於另一道龍蝦湯,同樣出色,濃而不黏,入口鮮甜。

主菜方面我們叫了日本鮮帶子檸檬汁初榨橄欖油意粉、法式地道鴨腿油煎薯仔及法式釀乳豬。

看似平平無奇的意粉,軟硬粗幼乾濕剛好,口感煙韌有嚼勁,拌以蒜片、辣椒及初榨橄欖油,竟吃出意粉新高度,加上鮮甜肉厚的帶子,呈現全新的意粉高水準之作。
至於法式地道鴨腿,屬經典的法國名菜。鴨腿先用低溫烹調,再以高溫香,做到真正的內軟外脆。鴨腿夠軟稔,一切就開,肉汁仍在,一點都不乾,但外皮則做到口感香脆,鴨肉鹹淡適中,拌以鴨油煎過的薯仔,香氣滿滿,不知不覺間就清了碟。

法式釀乳豬是第一次吃,用乳豬皮裹以香草豬肉饀,外層香脆,混了香草的豬內餡少了點膩感,不失為絕佳配搭。這家餐廳不賣華麗,賣的是一份良心經營,誠然值得一試。

    點擊圖片放大
    +6
    +5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港股調整睇咩位?分段部署我有計!

 

作者_莎連娜(柯景惇)簡介:

熱愛生活更熱愛飲食。因曾從事媒體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有機會見識過社交圈的璀璨、名店的豪食,也有機會採訪過路邊小店的地道美食,從此與食結上不解之緣。 最大的興趣是懷著一份對新奇的渴望,嘗試人間不同的美食。

更多餓「新」嘗啖@莎連娜(柯景惇)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莎連娜(柯景惇)

欄名 : 餓「新」嘗啖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