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看法】瑞士百達資管剖析未到大舉入市之時 另料中國重新開放不會引發通脹

股市 12:58 2023/02/09

分享:

分享:

【環球股市】瑞士百達資管:兩原因剖析未到大舉入市之時 另料中國重新開放不會引發通脹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Luca Paolini)表示,新年伊始,MSCI全球指數上升6.5%;歐洲飆升近10%,新興市場上漲超過6%。市場上的陰霾逐漸消散,但現在大舉入市卻言之尚早,畢竟,估值並不是特別便宜,企業盈利亦停滯不前,全球經濟增長充其量也只是不溫不火。

盧伯樂表示,在新興市場,尤其是歐洲和拉美的股票估值正亮起綠燈。中國市場自疫情最嚴峻的封控時期以來,已上漲了50%,且仍有很大的上行空間。新冠疫情期間的儲蓄,意味著中國家庭有著7,400億美元的潛在支出。這或將有利於非必需消費品和房地產公司。全球投資者仍有空間增持接近基準權重的中國股票。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重新開放的鼓舞,該行對於中國和新興市場的股票維持增持立場。

另一方面,該行對美國和歐洲股票維持減持立場,因公司利潤或將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放緩的影響。至於歐洲企業收益,該行與市場主流觀點意見不同,該行預計今年歐洲企業收益將收縮7%,而市場則普遍預期增長1%。

中國重新開放不會引發通脹

另外,盧伯樂預計中國重新開放不會引發通脹,與歐美當時的情況有所不同。因爲在新冠疫情期間,政府並無向消費者提供財政補貼,而且全球供應鏈限制已經得到緩解。事實上,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脹已經見頂。

股票方面,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將通訊服務從中性上調至增持。隨著各國央行日後逐步暫停加息,股票市盈率的壓力應會減輕,尤其是增長潛力較大的股票。隨著消費者信心改善,通脹放緩將減輕消費者壓力,因此將非必需消費品從減持調整爲中性。

債券方面,該行維持增持立場。聯儲局若在今年較後時候觸及目標利率,將把借貸成本於該水平維持較市場所暗示的時間更長,因此減持美國國債的佔比。美元貶值將有利於新興市場的本幣債務,所以維持增持立場。

相關文章:

【大行報告】瑞銀孟磊拆解部分投資者先行獲利A股原因 另料今年北向資金淨流入有望達3000億元人幣以上

【美國加息】摩通戴蒙:勿太早為抗通脹發表勝利宣言 考慮出訪中國「維繫關係很重要」

【内房危機】東亞聯豐籲重新買入内房債、該行去年底重新部署 「最具吸引力的購買機會」

編輯:姚卓然

【ET財智Talk】本港樓價止跌回升現小陽春?    高力翟聰分析本地及環球房地產投資新形勢!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