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商機】藥妝業對前景樂觀 望年內恢復疫前8成生意
疫情令本港藥妝業幾乎停擺,跨境旅客不能來港購物,生意大跌5成,不過業界對通關後前景感樂觀,因為本地藥妝業向有信譽,而且款式齊備,相信日後仍能吸引陸客光顧;莎莎亦為前線人手及貨品調配作好部署,並已開設兩間新店迎接旅客。
【本港經濟】去年第四季食肆總收益255億元 按年上升1.6%
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監事長及首席執行顧問何紹忠(上圖右)表示,業界很仰賴展覽會來找尋買家以及開拓貨源,而自從2019年修例事件以來,內地商家已較難來港洽談生意或擺展覽,對業界造成一定影響。
疫情期間跨境旅客不能來港購物,令藥房零售生意大跌50%(根據工業貿易署分類,藥妝歸類為藥房),「影響較大的是北區,陸客佔5成至7成,就算遊客區的生意都難以維持,要結業告終。」民生地區的生意尚可維持,「但消費券只帶來少許幫助,提升10%左右生意額。」
疫情期間,部分藥妝店會發展網上商店,不過效果不彰,「一些大型品牌如莎莎、卓越等,他們已建立了很好的網上平台,可以做到生意,但對於中小企及供應商,他們沒有龐大資源去宣傳網店,所以最後只是建立了『網站』,而不是『網店』。」他表示,通關以來整體旅客並沒有明顯增長,「出外旅遊的人比進入的旅客多」,故對零售增長影響不大,「現時內地仍未完全開放全國所有地區來港旅遊,故希望能早日放寛」。
香港藥妝業優勢仍在
何紹忠認為,香港藥妝業仍具有優勢,「第一我們有信譽,不賣假貨;第二是產品種類繁多,來自東歐、泰國、日本等世界各地的藥妝都有;第三是服務。」但現時不少業內人士都已轉行,缺乏10%至20%人手,需要盡快招聘去補充。
通關之後,何紹忠期望今年第三至第四季,藥妝業可以恢復至疫前7至8成的生意,他對前景感到樂觀,「我相信國家政策會帶動市場,另外李家超的Hello Hong Kong計劃資源豐富,希望全港各界能携手帶動經濟齒輪。」長遠來說,他希望能將「內地旅客在港購物免稅額度」由5,000元增至10萬元,同時運用香港獨有資源,發展香港創造的護膚品品牌,為就業市場帶來新機遇。
莎莎澳門生意恢復8成
自1月內地通關以來,澳門的內地遊客明顯增加,莎莎集團表示,澳門生意額回復至疫情前水平的逾80%;至於香港則因為於全面通關前仍有配額及其他限制,截至上周遊客增幅未及澳門明顯,但亦已見到香港店舖人流略有增加。
中港全面通關之後,莎莎預期零售業可能短期內要經歷一段適應期,之後會逐步提高店舖人流及銷售額,改善消費氣氛。疫情之前,內地旅客貢獻莎莎港澳市場約7成銷售,是重要顧客來源,集團表示會繼續觀察通關後的情況,例如內地旅客消費意欲的轉變而作出策略調整,他們期望全面通關會為港澳業務帶來重大支持,並將有利香港整體零售業及經濟復甦。
為了迎接大批顧客,莎莎目前已為中港通關做好準備,包括根據顧客人數延長店舖營業時間,調整前線人手部署及調配貨品,以及增加庫存量以應付需求等。鑑於去年 10 月以來銷售良好,集團已增加招聘活動,並透過微信小程序與內地顧客聯繫互動,推動集團OMO (Online Merge Offline) 新零售模式發展。
此外,莎莎現已重開位於西九龍高鐵站及東鐵綫落馬洲站的2間店舖,同時將按業務需要,在旅遊黃金地段或其他合適地點恢復開設新店,完善店舖網絡,冀在全面通關後率先受惠。
【展覽復常】中港全面通關 會展中心主動出擊向海外說好香港展覽故事
本報記者:歐陽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