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商機】疫情三年珠寶業損失慘重 冀通關帶動生意

商業 18:50 2023/02/07

分享:

分享:

疫情三年,陸客不來,加上本地婚嫁喜慶活動延後,本地珠寶業變成一池死水,有珠寶商表示生意大跌8成;但隨著本月全面通關,再加上雙春兼閏月有利婚嫁市場,業界現時都紛紛招兵買馬,並補充貨源,希望能盡快提升生意額。

【本港經濟】去年第四季食肆總收益255億元 按年上升1.6%
 

周生生集團大中華區營運總經理劉克斌表示,疫情期間零售業大受打擊,珠寶業也不能倖免,「疫情前陸客佔整體生意額55%,季節性長假更逾70%。」疫情期間陸客消失,本地客人消費意欲不高,甚至不願出街消費,故生意額只及疫前3成。「疫情期間能做的不多,惟有死守。」業界只能靠減租、請員工放假,並縮短營業時間來減少開支。

太子珠寶生意下挫8成

太子珠寶鐘錶主席鄧鉅明指出,3年疫情的影響很大,沒有遊客令他們減少了8成生意額,「遊客在幾天內會作出購買決定,但本地人一年後買都得。」為了減省開支,太子珠寶讓僱員自動流失,「同事的佣金佔薪金一定比例,生意額下跌對員工收入造成巨大影響,所以我們期間都流失了3至4成員工」,此外月薪2萬元以上的同事都需要放無薪假。

太子珠寶亦會跟業主商議減租,「有少部分肯減,但大部分都要等租約完結再談;就算肯減租都只會減2至3成,根本彌補不了下跌8成的生意額。」此外,他們又會在不同地區搞Road Show去鼓勵士氣,「帶給員工信心、新希望,告訴他們不是等死」。最後就是須在舖面存放受香港人歡迎的款式,盡量吸引本地人購買。

業界覷準婚嫁市場

面對通關,劉克斌直言感到興奮,「上月已逐步開始通關,但當時以商務客或辦理私人事務的旅客為主,大多不是消費客群,真正有助生意的客人在年初三才開始出現,直至剛過去的周末及周日,銷售依然良好。」

春節一向是珠寶業界的黃金檔期,生肖擺件、掛飾等都是熱銷產品,周生生上月開始已準備好相關產品出售,而在未來日子,業界將會瞄準婚嫁市場,「今年雙春兼閏月,是婚嫁好時年,再加上過去兩三年因為疫情,很多婚事都被迫延後,積壓了的喜慶活動都會在今年處理。」他相信,購買動力不單來自本地,更來自內地,「疫情之前內地客人都喜歡來香港辦嫁妝,因為香港的價格比較便宜,二來款式也更多」,辦嫁妝動輒就要十多萬,所以業界都對此十分期待。

鄧鉅明則認為,當務之急是再次邀請流失的同事回巢,「先讓舊同事吃飽,再聘請新的Trainee來做後勤工作。」他預料還要多聘請30名員工,至3至4月才可以搶夠人才。另一方面,市務宣傳亦要重新起步,他們將透過微信等渠道邀請內地客人來港消費。

陸客消費模式已改變

劉克斌預從2月底至3月初,周生生的陸客比例會回升至50%,今年第一季起步的生意額,將會比去年第四季上升15%。而為了迎接即將蜂擁而至的陸客,周生生亦提早作出了部署,「貨品生產方面,我們由上個月已開始部署,由於客人要求及款式要求相若,所以供應不是問題,我們應付得到。」此外,分店之前縮短了的營業時間亦會逐步調整,由8時關門延長至疫前的10時。

現時太子珠寶的營業額比最低潮時上升8成,但相比疫情前只回復到5至6成左右,預計到今年第3至4季會去到疫前的8至9成,「但如要去到最光輝的2010至2014年,則是『遙遠的她,不可以再歸家』」,因為內地人的消費模式已經改變,不會再豪花幾百萬買一隻名表,日後只可以「賺小錢,不能賺大錢」。

【美國通脹】美國食品價格上揚 市民轉向一美元店購物

本報記者:歐陽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