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闆生意經@iM網欄】中港全面通關 零售市道逐步復甦
踏入兔年,筆者在此先恭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財運亨通、身體健康。連續多天的農曆新年假期已過去,今年的農曆新年前終於等到中港通關的好消息。可是中港通關對本地餐飲業、零售業及旅遊業是否真的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同場加映:【青姐話】回吐?嘔吐?
餐飲業生意暢旺 重現疫情前熱鬧氣氛
先看本地餐飲業,受惠本地的防疫措施放寬,現在出入公共場所都不需要掃安心出行,加上政府已取消宴會人數限制,故此,自然家家戶戶聚首一堂外出吃飯團年或是開年。回看農曆新年假期期間,很多食肆生意暢旺,一些著名的餐廳、酒樓不訂位根本沒法入內進食。今年新年各大食肆可謂已重現疫情前的熱鬧氣氛。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今年農曆新年假期的生意額比以往3年同期好,生意已接近疫情前九成水平,預計除夕晚至年初四本地食肆的總生意額高達17億元。但他指出,全面復常仍有障礙,就是人手短缺的問題,期望政府有條件地允許飲食業輸入外勞。
本地餐飲業人流理想,可是旅遊業仍是生意慘淡。根據旅發局資料,新冠疫情前即2019年全年有5,591萬人次旅客來港,日均15.3萬人次,內地旅客佔78.3%。而據入境處數字,今年本港農曆年三十至年初四共5天,撇除香港居民,日均僅2.3萬人次旅客來港,反映訪港旅客人數遠遠未回到疫前水平。
農曆新年期間 零售業「丁財兩旺」
另一邊廂,雖然農曆新年期間的訪港旅客仍未回到疫情前水平,本地零售業市道反而出現「丁財兩旺」的現象。目前社交距離措施放寬、中港恢復首階段復常通關,市民消費意欲開始釋放。自年初三起,街上及商場人流明顯增多,部分商店更出現人潮。新鴻基地產表示,受惠於節日及通關,農曆新年期間旗下商場人流較去年同期上升25%,生意額較去年升約30%,當中以潮流電子、金飾名表、餐飲及藥妝生意表現理想。食肆生意升幅亦超過30%,更有中式餐廳表示銷情已回復至疫前水平。
目前環球經濟前景未明,以筆者經營小商店角度看,今年市民購物可能未能如以往地闊綽,惟其消費意欲仍算比往年高,當中對節日性的賀年產品的購買意欲較大,反映疫情接近尾聲時,整體零售市道亦有望逐步見復甦。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港股調整睇咩位?分段部署我有計!
作者_Anna(馮文慧)簡介
前IM記者,現投身金融行業。白天上班8小時,跟一般白領無異,工餘時間則經營網店,從事玩具精品代購生意。愛好旅遊,本身做代購是希望幫補旅費,沒想到誤打誤撞下賺上一桶金並當上小老闆,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開設實體門店。
更多小老闆生意經@Anna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imoneymag.com】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撰文 : Anna(馮文慧)
欄名 : 小老闆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