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震】震源較淺 餘震或持續
土耳其周一(6日)在不足12小時內,連續發生兩次黎克特制7級以上大地震,造成當地與鄰國敘利亞大量人命傷亡。外國媒體分析今次地震死傷枕藉的原因,可能與震源較淺有關,而且餘震可能長時間持續出現。
【土耳其地震】敘利亞孕婦困瓦礫 誕下男嬰後離世(有片) 【下一頁】
- 震央位置
地震發生於土耳其東安那托利亞斷層(East Anatolian Fault),震央位於土耳其南部城市努爾達伊(Nurdagi),深度約18公里,屬淺層地震。
英國公開大學行星地質學家David Rothery表示,相同地震等級下,淺層地震對地面的晃動明顯較深層地震劇烈。
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地震學家塞古(Margarita Segou)亦指出,今次屬陸地強震,震央鄰近人口稠密地區,造成更嚴重破壞。
- 連續兩次7級以上地震
路透社指出,每年平均出現7級地震次數低於20次,今次土耳其一連發生兩次,情況實屬罕見。過去10年內,只有兩次地震級數水平與今次相等。
- 斷層種類
東安那托利亞斷層屬走滑斷層(strike-slip fault),與美國加州聖安德列斯斷層(San Andreas Fault)相同。
走滑斷層是岩層受到水平方向的剪切力而產生左右位移的斷層,當其中一邊斷層滑落,便釋放積存的壓力引發地震。
【土耳其地震】敘利亞歲半女童廢墟獲救 幾乎毫髮無損 【下一頁】
- 活躍程度
東安那托利亞斷層在20世紀屬較少活躍地震帶,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數據顯示,當地自1970年起,僅錄得3次6級以上地震。但在1822年時,當地曾發生7級地震,遇難人數估計超過兩萬。
有地震學家指出,其實土耳其近乎全境處於地震活躍帶。
- 建築抗震力不足
USGS結構工程師賈爾沃(Kishor Jaiswal)指出,南部重災區建築陳舊,抗震能力不足,導致大批建築在震後出現如「鬆餅式倒塌」(panckae collapses)的畫面。
- 餘震
周一首次地震後,土耳其曾出現一次6.7級餘震。第二次地震後,同樣再有一次6級餘震。當地1822年大地震後,餘震被指持續一年。
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研究助理Roger Musson指出,現時可見板塊活動擴散至鄰近斷層,預期未來將持續出現地震活動。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吳漢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