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負資產】上季負資產按揭按季飆21倍至1.2萬宗 金管局及市場如何解讀?
▲ 【負資產】金管局:上季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按季飆21倍至12164宗 季內樓價跌逾7%所致
金管局公布,2022年第4季末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達12,164宗,相較2022年第3季末的533宗增21倍,相較2021年第4季末的21宗增578倍。金管局指,這些個案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而這類貸款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
2022年第4季末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涉及的金額約662.5億元,較2022年第3季末的約30.1億元增約21倍,較2021年第4季末的約1.26億元增逾524倍。
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2022年第4季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大幅上升,主要是因為住宅樓價去年首3季下跌8.5%後,第4季再跌7.7%所致。
阮國恒:按保計劃下的貸款拖欠率 低於銀行業整體按揭拖欠率
阮國恒稱,這些負資產個案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和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這些貸款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當中以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所佔比例較大。他指,按揭保險計劃的原意,是按風險為本原則幫助市民置業。計劃對申請人的還款能力有嚴謹要求,申請人需要符合特定資格,包括以50%為上限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亦須符合銀行壓力測試。如果要敘造超過八成樓價的按揭保險,按保計劃對申請人更設有額外的要求,包括必須為首次置業及固定受薪人士。
他續指,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最新拖欠比率只有0.01%,比銀行業整體按揭貸款的拖欠比率(2022年12月底為0.06%)更低,顯示按揭保險計劃下的貸款質素十分良好,銀行按揭業務風險可控。
金管局表示,銀行自從2011年第1季起,無錄得任何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紀錄。
經絡按揭轉介:料負資產宗數今年第2季回落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2022年第4季的負資產宗數及貸款金額俱創自2005年第1季後即18年的季度新高,鑑於去年樓價顯著調整,故負資產個案急增,今年香港樓市「小陽春」提早於春節前出現,交投量回升,但樓價未有即時明顯升勢,然而,防疫政策放寬及恢復通關將會進一步推動本港經濟復甦,加上美國加息消息已漸消化,多個利好因素對樓按市場起正面支持作用,料樓價跌勢已見頂,第2季樓價將會回穩,負資產宗數於今年第2季將見回落。
中原按揭:去年樓價跌15% 令較新造的高成數按揭用家列負資產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稱,去年樓價跌幅15%,無可避免令較新造的高成數按揭尤其9成按揭用家列入負資產行列,而由於放寬按保幫助用家上車亦令高成數按保佔按揭宗數比例升至約3成,故此在賬面上計算的負資產個案便明顯增加,而去年第4季負資產宗數按季大升,原因是去年截至第3季樓價跌約8至9%,平均未跌穿1成界線,然而於第4季樓價進一步跌達7%,故此在數字上計算第4季負資產數字顯著上升。
王美鳳指,即使在賬面上計算的負資產數字顯著上升,但從拖欠比率極低(並無錄得任何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按揭紀錄)、失業率跌至甚低水平、供款負擔比率(估算平均45%以下水平)及平均按揭成數(約57%)仍低的情況下,負資產宗數上升帶來的實質信貸風險及市場風險仍甚低;加上今年通關復常及逐步解除防疫措施等利好因素帶動樓市回暖,買家入市步伐加快,樓價已止跌回穩並開始出現反彈迹象,首季新盤陸續推出將進一步鞏固買家信心,料樓價於今年首季將重拾升軌,未來負資產數字將掉頭回落。
相關文章:
【外滙基金】金管局:今年初步計算投資收益不錯、或以百億元計 加息累經濟下滑的後遺症成為新不明朗性
【香港樓市】高盛:樓市一年的調整並不足夠判斷市場已見底、惟開關可利好市場氣氛 料本港樓價今年跌幾多?
【開市追揸沽】北水重臨港股有力再衝? 商湯飆兩成追揸沽策略
編輯:胡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