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與輪比@iM網欄】電動車新形勢 當Tesla比豐田更賺錢

名人薈萃 17:08 2023/01/31

分享:

分享:

Tesla近月在全球各地減價,引來不少迴響,中國內地更有以舊價購得車輛的車主發起「維權」,到Tesla門市抗議其減價行動。在金融市場,Tesla的股價難免波動,其他主力在內地EV市場的同業,在減價消息一出亦難逃一跌,事關市場擔心此全球最大的EV市場需求下跌。

同場加映:【青姐話】港股升勢流定堅  幾個指標睇住先

然而,我們大概不用為Tesla過份擔心,因為其盈利能力,早已超過日本最大車廠豐田。據《日經》的資料,豐田在去年7至9月的淨利潤為4,342億日圓,而Tesla同期則為4,542億日圓,當季是史上Tesla利潤首次超過豐田,而以銷量計,豐田接近Tesla的7.6倍,意味着其每輛汽車所帶來的利潤遠不及Tesla。以上述數據計算,期內Tesla每輛車的淨利潤為132.1萬日圓,相較豐田的16.5萬日圓固然大幅度拋離,而Tesla在此方面的表現亦大幅優於平治及寶馬等同業,為全球車廠之冠。

Tesla與豐田的盈利能力之距,似乎就是汽車製造業時代推展的縮影。豐田產品綫長,擁有最入門的小車及皇室專用的豪華車,Tesla兩個型號Model 3及Y已佔逾九成產量,高階型號亦只有Model S及X,即使未來推出Cyber Truck,其產品綫仍然有限,生產上易於管理,而Model 3及Y目前是基於同一底盤生產,逾七成零件共用,供應鏈相對更易管理。

Tesla一直只生產純電動車,而早於上世紀末已發展混能車的豐田則對純電車一直有所保留,現時生產綫上的純電車只有bZ4X——據波士頓諮詢(BCG)的估算,純電動車佔全球新車的銷量,去到2030年將達39%,豐田等傳統車廠未來要如何提高盈利能力,看來仍然費煞思量。

 

作者_陳政深簡介:

財經傳媒人、股評人、資深駕駛者,自少喜愛汽車,由電單車到跑車到越野車、巴士、重型車、軍車,有「轆」的便有興趣,年幼時夢想是駕駛重型垃圾車,退休前目標是擁有駕駛執照背後所列、15及16類以外的所有牌照。希望透過本欄,與讀者分享汽車知識、品牌趣事、車廠歷史、行業新知。

更多無與輪比@陳政深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陳政深

欄名 : 無與輪比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