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亞洲市場的三大趨勢

股市 12:00 2023/02/07

分享:

分享:

2022年地緣政治動盪、通脹失控,貨幣政策不斷收緊,金融市場極具挑戰。從廣泛投資格局看,去年環球投資者放棄絕大部分資產類別,令全球投資者持有的現金數字達到十年來高位,可能表示風險資產在2023將受到支持。

隨著我們步向加息周期的尾聲,未來數月市場可望回穩整固。下文將聚焦亞洲,審視我們認為可能在2023年塑造市場的三大趨勢。
中國重新崛起

中國將成為2023年最受注目的國家,縱然面對眾多挑戰,但我們仍有理由對其保持樂觀。中國已證明它面對全球增長放緩時具有反周期性;其貨幣政策持續放寬和通脹溫和,提供了空間支持增長可望由2022年的預期3%(整體亞洲為5.5%),恢復至2023年的5%。
中國成功重啟經濟,不但可推動國內市場,甚至有利廣泛亞洲和全球各地,尤其是歐洲。重振出口市場、國內服務和消費,或可大大提振經濟;亦有助緩和全球市場的供應鏈問題,降低通脹壓力。
不過,受益於重新開放之餘,投資者亦擔心房地產市場低迷、去全球化、科技限制、私營業界政策和人口老化,對中國潛在增長的影響。

把握債券收益率

對沖成本日漸成為引領投資者在全球流動的指標,尤其是亞洲。由於全球收緊貨幣政策(日本和中國除外),我們在2022年看到日本投資者從偏好美元資產,轉而投向歐元資產和日本政府債券。

聯邦儲備局加息的速度較其他央行快,美元在2022年表現領先;美元指數創2015年以來最大年度升幅,兌所有十大工業國貨幣均轉強。這令美元資產與本幣對沖的吸引力降低。然而,歐洲央行繼美國之後啟動貨幣緊縮周期,在息差收窄下,歐元資產按對沖基礎計更具吸引力。

美元利率高於歐洲,令日本投資者對沖美元資產的成本高於歐元資產。簡單而言,投資者從美元債券獲得的日圓收益率低於歐元債券。因此,我們留意到2022年市場日漸偏好歐元債券,預期這種情況將在2023年繼續。

ESG動能

2023年,我們認為ESG主題或可受惠於疫情和烏克蘭戰爭的後續影響,市場將更加關注能源轉型和糧食安全,以及地緣政治引發的回流趨勢。我們也預期社會主題將獲得更多關注,勞動市場不斷惡化和通脹打擊將帶來潛在負面影響。各間公司希望在此領域為其消費者和投資者多做一點事情,而資產管理人正開發更具可持續性的投資產品,以滿足各類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
亞洲在發展ESG方面情況愈見進展,公司、投資者、監管機構和其他持份者共同努力建立框架,讓透明和準確的ESG訊息流動以驅動變革。
與此同時,投資者發現越來越多ESG整合型及綠色資產可供投資,未來在亞洲和全球只會繼續增長。全球綠色債市規模在第三季末達到2萬億美元里程碑,有估計到了2025年,發行量將達到每年5萬億美元。

撰文 : Ecaterina Bigos 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日本除外)核心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

欄名 : 投資洞見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