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綠色金融標準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宏觀解讀 11:16 2023/01/30

分享:

分享:

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的推進下,中國國內綠色金融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爲加快減碳步伐,官方公布支持綠色債券的項目目錄,針對八大碳密集型行業推廣低碳轉型債券。 

綠色債券的統一標準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了被認爲是中國綠色金融分類標準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該目錄首次要求綠色債券發行人加强環境訊息披露,制定統一的綠色債券標準,有效降低發行、交易和管理成本。新標準要求將所得資金的全部用於綠色項目,而之前爲50%-70%,這是向避免「漂綠」的情況(虛報爲綠色項目)邁出的一大步。值得留意的是,國企綠色債券卻被排除在外,這是一個巨大漏洞。 

國企綠債漏洞是一大問題

中國國有企業最多可將發行綠色債券50%的所得資金用於非綠色經營或項目,但它們無需對所得資金用途進行說明,無需進行環境影響監測和報告,亦無需在發行前後進行核實。這可能是投資者的一大憂慮,因爲許多國企,包括以火電爲主的電力企業,都會定期發行綠色債券,儘管它們也制定了清潔能源發展計劃,但仍有大量火電項目儲備。

中歐致力於提升兼容性

由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採納了「無重大損害」原則,並與國際標準接軌,該目錄被廣泛認爲是中國綠色金融分類的主要標準。2021年11月,可持續金融國際平台(IPSF)發布了首份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CGT)使用說明,旨在提升全球可持續金融標準的可比性和兼容性。該報告還建議爲基準分類標準制定一般方法,而非對所有情况使用單一標準。中國企業在發行離岸綠色債券時,可以自願參照CGT,而國際企業在中國發行綠色熊貓債時也可採取同樣的做法。參照CGT發行債券在兩個地區不涉及任何法律問題。 

中歐分類標準的覆蓋範圍不同

覆蓋範圍是中歐綠色分類標準的一個主要區別。中國的綠色金融分類標準是爲致力於改善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和提高資源利用率(如節能、清潔能源、綠色運輸和建築)的經濟活動提供的金融服務。歐洲的分類標準則包括有助於實現《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法》六項環境目標中至少一項,而且不對其他目標造成重大損害的所有項目。例如,中國的綠色金融分類標準只包括與新能源汽車和電池有關的項目,而歐盟的分類標準包括任何採用排放强度指標的車輛(2026年前的二氧化碳尾氣排放量爲50克,其後爲零)。 

迎合「排放大戶」的轉型債券

中國推動低碳轉型債券或有助於加快國內的減碳進程。這些債券將集中在電力、煉鋼、石化以及民航等八個碳密集型行業,而這些行業一般被排除在綠色債券市場之外。煤炭的清潔生産、低碳轉型項目以及將天然氣作爲清潔能源使用都是適合這種新型債券的實例。爲符合標準,發行人將必須披露其轉型項目的行動計劃和預計碳減排量,並說明其運作是否符合中國的氣候目標。平均融資成本將與碳減排表現掛鈎,以鼓勵發行人兌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

責任編輯︰梁浩碩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彭博行業研究

欄名 : 彭博觀點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