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
【大行看法】畢馬威中國:對港銀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 料今年是「豐收之年」
▲ 【大行看法】畢馬威中國:對港銀前景持審慎樂觀態度 料今年是「豐收之年」
中港經濟邁向復常,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中國銀行業及資本市場香港主管合夥人宋家寧表示,港銀擁多種收入渠道,疫時仍具備相當「彈性」,而恢復通關、解除疫情防控措施有利行業復甦,形容未來前景為審慎樂觀。他認為,銀行業需把握今年經濟復甦的機遇,在保持增長的同時妥善管理潛在風險。

港股近日升勢凌厲,宋家寧表示,對港股市場審慎樂觀,也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世界知名的IPO中心充滿信心。他又形容,2023年將會是「豐收之年」,籲投資者在管理風險及尋找機遇中保持平衡,惟預計港股市場情緒仍需時才能完全恢復。另外,宋家寧指銀行收入與股票表現有關,倘若股市表現較佳,銀行在交易收入、財富管理及證券收入等方面將表現更好,隨着內地經濟復甦,有利銀行業未來發展。
畢馬威:銀行業將虛擬資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港府去年發布《虛擬資產政策宣言》,冀搶佔Web 3.0及虛擬資產風口,宋家寧稱,此舉是建立完備監管系統,不擔心銀行業的地位被取代,同時大部分投資者對去中心化交易所持謹慎態度,惟他看好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料未來傳統資產「代幣化」的情況更為常見,如房地產、債券等資產,融資成本可望進一步降低。他又揚言,由於銀行擁有穩健的監管制度,屬「可靠的中介」,未來可在虛擬資產行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料今年銀行仍需撥備小量與内房相關的減值
談及內房對銀行業的影響,馬紹輝表示,不少大型銀行擁內房的風險敞口,預料今年仍產生小量減值,惟目前出台的針對性政策有助緩解情況。宋家寧認為,盡管目前內房仍面臨不確定因素,惟相信行業問題將獲妥善處理。
更多【即市財經分析】文章
相關文章:
【中國經濟】法國外貿銀行:料中國今年GDP增速將達5.5% 國內旅遊和酒店業復甦最快
【香港銀行】金管局:港銀首三季稅前溢利跌近12% 資產質素轉差、9月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升逾4成
【中港通關】畢馬威:恢復通關有助提振香港銀行業 關注未來一年如何縮減開支
記者:伍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