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理財】助小朋友提升理財概念 投委會五大錦囊

理財智慧 18:03 2023/01/25

分享:

分享:

在電子支付的年代,小朋友難得在新年可以收到實體利是,亦是他們人生中可以接觸實體金錢的時間。家長可以趁這個時間教導他們金錢觀念,亦可以提升他們的理財概念。若家長無從入手,可以參考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為小朋友設計出「賀年小遊戲」及「利是收支計算機」,家長與小朋友共同學習並從邊旁協助,培養他們正確的金錢觀。

錦囊一:賀年遊戲學理財

透過挑戰不同的賀年理財任務,當中包括入正確金額的利是、快而準計算全盒小食價錢,以及接賀年「需要」大禮。理財遊戲分為初小及高小兩個程度,讓小朋友透過互動賀年任務,認識香港貨幣的面值種類,計算金額和找續,以及分清「需要」及「想要」概念。

錦囊二:拆利是認識真實貨幣

家長與小朋友在十五過後可以一同拆利是,讓他們透過真實的鈔票認識香港貨幣。在電子貨幣盛行的年代,小朋友接觸現金的機會較少,尤其幼童對貨幣的種類、顏色或形狀等未必清楚,甚至混淆「多錢」或「少錢」的觀念。例如以為2張20元鈔票是「多錢」過1張100元鈔票。年齡較大的小朋友,家長可講解不同面額貨幣的特徵,學習點算不同面額的貨幣,以及香港貨幣的演變過程。拆利是時,家長要提醒小朋友利是的金額並不重要,它們的意義是來自長輩對自己的祝福和愛,要學會感恩。

公司要求已婚同事「站出來」 未婚同事排隊收逗利市 【見下頁

    點擊圖片放大
    +7
    +6

錦囊三:學習分配利是錢

不少家長會代子女保管「利是錢」,然而,若他們已經到達可以學習管理的年齡時,家長可在情況許可下將部分利是錢交給子女,金額多少並不是重要,而是讓他們有真錢在手,學習按「財分三份」原則將利是錢分為儲蓄、分享、消費三個部分,訓練制定預算的習慣。

錦囊四:學習靠儲蓄達成目標

建議家長可讓子女由想買的東西如玩具或零食等小目標,訂立儲蓄期限,鼓勵他們持之以恆去達到。對於較年長的小朋友,家長可灌輸「複息效應」及累積財富的概念。帶子女到銀行開立儲蓄戶口,把錢存入戶口,令他們明白存款到銀行可收到利息,同時父母是與他們一起管理財富,而不是沒收他們的利是錢。

錦囊五:以身作則尊重孩子

父母是子女的鏡子,其處理金錢和對物質的態度對子女影響甚深。家長應以身作則,減少衝動消費,做好榜樣,並身體力行做善事,鼓勵子女在利是錢中撥出部分作捐款,培養子女的同理心。同時,要給予子女尊重與信任,既然讓他們自主學習運用利是錢,就應尊重他們的選擇。

【銀包斷捨離】 斷捨離3件不應在銀包出現的東西 財富自然來!【見下頁】​​​​​​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 精明理財 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全新網上專欄的內容請【https://bit.ly/2zJY7DJ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陳玉蓮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