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連跌六季至39.5 倘復常步伐加快 下半年報復性反彈

商業 17:46 2023/01/18

分享:

分享:

渣打銀行夥貿發局公布2022年第四季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營商信心連跌6個季度,進一步下降至39.5,是10個季度已來首次跌破40。(湯致遠攝)

渣打銀行夥香港貿易發展局今(18日)公布2022年第四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區內的「營商信心」連跌6季,跌至39.5,是10個季度以內首次跌穿40。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跌勢持續主要受去庫存壓力及融資意願減弱所拖累;惟去年第四季,香港的「現狀指數」及「預期指數」跑贏所有大灣區城市。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相比,香港較早開始解封,受疫情的打擊較內地城市少。同時,內地放寬防疫政策,亦成為另一利好因素。

【經濟指數】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連跌五季至41.3 香港跑贏一眾城市反彈回升

去庫存壓力+融資意願減弱 營商活動疲軟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是次調查於去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進行,內地政府於去年11月大幅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當時確診數目上升,社會生產出現混亂。與此同時,西方主要市場的經濟衰退風險上升,大灣區企業預期定單減少,因而降低庫存。

范續指,當前營商活動進一步疲軟,拖累「預期指數」連跌3季,其中廣州子指數的按季跌幅擴大,反映疫情影響的嚴重程度。另一方面,「製造及貿易」行業以及(按城市劃分)出口導向程度更高的東莞,其GBAI指數較低,與最近工業生產、出口,甚至固定資產投資等官方宏觀數據疲弱吻合。

內外部負面因素 今年初仍存在

從外部看,短期的去庫存壓力料依然明顯;而在高通脹和美國央行緊縮政策的滯後效應下,分析指全球經濟在2023年上半年將進一步放緩,直到下半年始反彈。內部方面,盡管內地最近的疫情防控和房地產政策都有所放寬,惟預料不少相關拖累因素在2023年初仍將繼續存在。

灣區營商信心料今年第2季回升

范婉兒相信,新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對大灣區營商情緒的提振作用,尚未完全展現,當加快解封導致的疫情反彈情況減退時,上述作用將與過去3年家庭儲蓄、增加和累積的遏抑需求一併釋放,她預計時間或在今年第2季度。

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左)及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右)今(18日)共同發表2022年第四季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湯致遠攝)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消費力爆發將是2023年中港經濟復甦的動力火車頭,大灣區內地主要城市(深圳和廣州)的經濟活動已見恢復跡象。然而,整體經濟仍需考慮外圍因素,包括:新冠疫情續現變異病毒株、歐美國家收緊銀根及通脹未完全反映於經濟表現,以及地緣政治局勢(例如俄烏、中美關係)。劉健恒指出,渣打預計中國全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幅度為5.8%,高於2022年的3%預測增長。

港企:全年生意額料按年10%增長

德國寶(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陳國民對今年下半年銷情較樂觀,預計全年生意總額會有按年10%增長。(資料圖片)

德國寶(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陳國民表示,對今年上半年在大灣區的生意不容樂觀,他表示,疫情緩和後,仍擔心病毒變種會增強傳染性,令疫情反彈。相反,他對下半年的銷情較樂觀,並預計全年生意總額會有按年10%增長。然而,他指出人才流失和缺乏為本港零售生意帶來負面影響,因勞工市場求過於供迫使工資上漲,直接影響經營成本及利潤。

【大灣區發展】調查:開拓大灣區 港商有哪3大挑戰與優勢

記者:楊嘉軒

【ET財智Talk】人民幣、日圓升幅持續?值博空間大?  臻享王良享分析股滙「東升西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