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罪行】2022年加密貨幣被盜總值增7% 非法交易總額達1,570億

科技 18:13 2023/01/13

分享:

分享:

加密貨幣圈雖然在2022年經歷交易所倒閉、部分國家加強虛擬資產監管等動盪,但仍無阻不法分子從虛擬世界中獲利。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指,去年整體加密貨幣交易量下降,但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非法交易總金額,達201億美元(約1,570億港元)。

【威脅Elon Musk】黑客出售4億Twitter用戶數據 索價156萬元

Chainalysis昨(12日)公布數據,指去年整體加密貨幣交易量下降,但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非法交易總金額,升至破紀錄的201億美元(約1,570億港元)。當中,被盜的加密資金總值增加了7%;其他非法加密交易,包括與詐騙、勒索軟件、恐怖主義融資和人口販運有關的交易數量,則有所下降。受實體制裁的非法交易增加了10萬多倍,總案例佔去年非法交易總數的44%。

該企補充,相關數據估計僅包括區塊鏈上記錄的活動,已撇除加密公司的欺詐性會計等「鏈下」犯罪,以及以加密貨幣作為非加密犯罪的收益,如用加密貨幣作為販毒的支付方法。

將被制裁機構交易視為非法

Chainalysis的發言人解釋,由於美國2022年加強對俄羅斯交易所Garantex、加密貨幣混幣器(Cryptocurrency Mixer)Blender和Tornado Cash等機構及企業的總裁,只要與他們相關的公司或機構的虛擬錢包或帳戶均會被制裁,所有相關的交易亦會被標記為「非法」。

在是次的非法交易數據中,相信其中大部分「可能是俄羅斯用戶使用俄羅斯交易所」。另外,被指是涉及來自朝鮮等地黑客、用作洗黑錢的Blender和Tornado Cash,其透過網絡罪行所得的金額,已多達數十億美元。

【網絡安全預測】明年黑客攻擊新趨勢 專家料「網絡犯罪即服務」冒起

【禁挖礦】微軟禁用戶於Azure 進行加密貨幣挖礦操作

責任編輯: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