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展望】金管局余偉文怎看今年最大金融風險?樓市減辣空間?聯匯需否連人民幣?

宏觀解讀 21:42 2023/01/09

分享:

分享: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正在瑞士參與央行會議,今日以視像出席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余偉文坦言,過去一年香港開放進程較其他經濟體慢,而最新內地疫情處高峰,都令外界對中國經濟和香港金融中心有疑問,但他相信任何經濟體從疫情復常過程,都會受短期衝擊,相信只要中國和香港持續開放,經濟和信心都隨之恢復,而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和國際的門戶,會繼續受惠於中國開放。

他續指,滬深港通、債券通資金流在疫情期間都保持增長,但目前外資仍僅佔境內股票和債券比例4%和3%,與中國在環球經濟份額不符。他坦言,內房債務問題影響投資氣氛,但北向資金流將隨內地經濟復甦、國際指數納入中國資產而持續吸引外資。

余偉文更指,「相比北向,我認為南向資金流潛力更大」,指出內地儲蓄率達35%,但6成都投放在地產市場,只有25%投在金融產品,極需要多元化,除了股票互聯互通,債券通、理財通依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

除了評論對中國經濟和互聯互通的看法,余偉文在研討會上也回應多項外界關注議題:

問:香港樓價去年回落約15%,樓市有沒有「減辣」空間?

余偉文稱,金管局推出的宏觀調控措施,目標是確保銀行體系穩定,而不是控制樓價水平,未來調整與否,將一併考慮樓價、交投量、香港經濟和失業率等因素。他指出,香港樓價去年回落15%,交投量大跌4成,但同時要顧及近10年樓市走勢,以及與內地通關後市場變化。

問:今年金融系統最大風險在哪裡?今年投資風格如何?

余偉文指,外圍通脹和利率走幅仍存不確定因素,即使美國整體通脹率從最高位回落,但他會更留意當地服務業通脹和工資變化,目前仍難以估計美國終端利率水平。即使利息見頂,他相信利率會在高位橫行一段時間,而不會即時回落,從而令外圍經濟增長走勢存更大變數。

余偉文相信,最可能危及環球金融系統穩定的源頭將來自「非銀行金融(non-bank finance)」,指出在2022年資本市場調整之中,銀行體系依然穩健,未爆發金融危機,但過程中見到不少非銀行金融領域出現困難,如貨幣市場基金、Archegos爆煲和英國退休基金高槓桿,都顯示在監管較少的金融領域危機更大,擔憂目前有未被留意到的風險。

余偉文認為,今年投資仍須注重防守性以及多元化投資,尋找與其他資產相關度較低的資產類別,如內地資產、私募投資,令整個投資組合可在周期變化中更穩定。

問:聯匯有沒有改良空間?香港和內地經濟相關度更高,是否要考慮與人民幣掛鈎?

余偉文表示,聯匯運作近40年,經歷不同經濟周期,是香港經濟穩定的支柱,亦在市場建立很強的信心。在過去兩、三年香港最困難時期,在美國加息前,港元大多數時間處於較強水平,顯示即使有個別對沖基金經理唱淡港元,市場對聯匯信心依然很強。在近一年美元走高過程中,資金流出港元體系亦是機制一部分,最新已穩定下來。

他強調,香港從40年聯匯制度累積經驗,現有4200億美元外匯儲備充足緩衝,監察系統已遍及匯率、掉期、股票、衍生工具等市場,並且時常設有應急方案。

對於近年不時有提及港元是否需與人民幣掛鈎,余偉文直言:

聯繫匯率成功協助香港渡過不同風浪,運作良好,為何需要改變?任何貨幣政策大變,市場都需要長時間建立信心。香港是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金融服務業規模大,而主流金融產品都是以美元計價。聯匯可令金融交易更穩定,降低投資者外匯風險。

 

【開市追揸沽】通關落實恒指會否「見光死」?拆解阿里、內房利好消息

相關文章:

【金融峰會】余偉文:2023年金融峰會規模望增至400人 11月峰會果效超預期

【美國加息】金管局上調基準利率50個基點至4.75厘 余偉文:美加息周期未完、置業時小心利率上升風險

【加密貨幣】余偉文:除非找到合適案例、否則有猶豫推出零售數碼港元 韓國央行行長懷疑CBDC好處

記者:麥德銘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