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創業】港企創智能消毒系統解商業客痛點 去年銷售增逾半

商業 20:00 2023/01/05

分享:

分享:

2020年初新冠疫情來襲,大多數人感到不知所措,四出搶購消毒防疫用品。但身為於會計師的方偉濂(William)及王加威(Ian)卻看到商機。靠個私人資金成立初創AirTech,主攻智能消毒系統,聚焦技術而非產品,憑着私人投資及銷售回報走下去,去年銷售較2021年增長逾50%。

當時已發現市場上有很多人,只顧着搶購消毒用品,忽略了是否用得合適。一些機構更沒有足夠的人手和時間,去完成消毒、管理和確保有效使用消毒用品;甚至囤積過量消毒產品,至過期造成浪費。

靠數據分析 省人手時間成本
Ian及William相信,消毒清潔是物管工作的一部分,有效的消毒是要科學化,透過技術及數據,毋須大量人手下管理、執行監控消毒工作。系統要確保自動執行,節省人手、時間和成本,預算所需的消毒產品數量。簡單而言,就是透過軟硬件的配合,收集目標地點的環境數據,經過系統的人工智能分析後,自動編排合適的運作模式及消毒時段,並能自動回饋問題,以及整個每月運作報告。

因此,該公司專攻商業客戶,尤針對須同時管理多個場地如商場、商廈及學校的大型企業。Ian強調,管理簡單及有紀錄可依,是其公司解決方案針對市場痛點的賣點。

Ian明白初創之間合作的重要性,他們研發物聯網、IoT相關軟件及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同時與其他專注硬件研製的夥伴合作,才能更快回應市場的機遇,如其系統要用指定合作夥伴的專用消毒霧劑,是一個好例子。Ian解釋,此舉有助保證發揮最好的消毒效果。當然,客人也可採用其他消毒用品,但須經過該公司確試其效能及安全性。

收入來:解決方案+月費+售消毒產品
Ian笑言,一開始是抱着「難得看到市場的問題,那時又沒有人去解決,希望做點貢獻。」他們不介意別人學習,因為市場實在很大,多些人參與,可能對整個社會帶來更好的效益。當然,他們對自己的商業模式及技術很有信心,相信從服務入手,以科技為客戶解決問題,不是簡單的銷售產品,故客戶的黏性會較高。

集中B2B市場,以月費模式及銷售消毒產品是主要收入來源。

AirTech發展踏入第三個年頭,但Ian指工作實在太忙,不斷追趕科技突破及生意,以及解決不同客戶的痛點,沒有時間參與任何與初創相關的比賽。說白了,就是暫時不缺錢。

拓灣區市場 加強智能物聯網研發
創始人方偉濂(William)及王加威(Ian)指出,暫沒有融資的急切性,反而希望吸引一些策略性的投資者,尤其可以提供應用環境與該公司的方案,有助提升方案效能。如一些商場、商廈的管理者,甚至是業主,都是他們理想的對象。

除了研發外,該公司亦跳出香港,到大中華地區包括大灣區發展,於2021年在深圳成立分公司。針對大灣區當地的環境,發展適合的環境治理業務,並希望將智能系統應用範圍拓展到大灣區,加大研發及製造的投入,例如將其智能消毒系統加配內地的芯片和感應器,加強在區內的智能物聯網研發和實踐。

內地需求大 通關助加快發展

1月8日通關,William表示在新常態下,內地市場對智能消毒系統的需求更大,近一個月已開始服務一些內地客戶,相信通關有助加快其發展。

採靈活工作模式 長者就業添人手
全球搶人才,尤以科技人才最搶手。初創AirTech的創始人方偉濂(William)及王加威(Ian)表示,細公司請人更難。

現時該公司在港聘有約20人,另有小量同事在內地工作,一直採用靈活的工作模式如在家工作,有需要時才到場地或回公司。

Ian坦言,在香港「自己地頭」也還好一點,在內地就更難,加上現時內地生意未算很大,故也影響流失率。至去年才好一點,因有些大科企裁員。

我們一直積極與大學合作,並從大學裏招聘科研人員,由於我們系統充分善用物聯網,為他們建立良好的研發平台,我們有穩定業務和增長,在研發上有較大發揮機會。

除了向年輕人招手,該公司也嘗試聘用有相關經驗的長者。Ian指去年曾聘用一位在物管富有經驗的長者。

我們系統的維護及管理方便,不用體力勞動,他的表現比我們預期好,有責任心,大家很夾得來。現時機場貨運站的裝置,也是靠他管理。

記者:梁巧恩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