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智銓薈@iM網欄】AI結合大數據 實現智慧醫療

名人薈萃 18:09 2023/01/05

分享:

分享:

筆者於早幾月看到一則新聞:大灣區首個介入手術機械人中心。報導分享中心首度示範了手術機械人協助醫生進行手術。相較傳統的手術,機械人的標準化和數碼化使手術過程保持穩定及高精確度,其「毫米級」的精準定位和釋放植入器械,充分提高青年醫師的介入能力,避免人為誤差的機會。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恒指走勢高低高 部署復常勿接刀

誠然,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促進了區內的研發及創新科技人才流動。香港與深圳聯合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對本土創科公司開拓醫療科技有一家的優勢。除了機械人協助手術,其實智慧醫療的範疇亦十分廣泛,例如把病歷全面數據化,可以結合醫療數據、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分析,計算出病人可能患上的疾病及其機率。

現時,行內也多利用高速網絡的IoMT。IoMT可配合各種嶄新技術如機械人、4K影像傳輸、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等實現遙距會診,醫生與醫患之間能透過流暢的4K影像保持聯繫,互相協作。即使是手術期間,如醫療團隊需要進行遙距會診,亦可在手術室內透過高速網絡直播高清影像,與身處其他地點的醫生或專家實時交流。此外,配合着IoMT亦可令醫療機構可使用大量感應器,透過連接超高密度物聯網裝置,實時追蹤重要的醫療資產及偵測病人狀況。

除此以外,筆者更認為醫院的運作也應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作出相應的提升,讓患者家屬、探訪者可獲更佳的體驗。例如,把醫院傳統的指南提升為數碼導航系統,患者家屬可知道自己的實時位置、到領藥處 / 食堂等設施的最近路徑附近、顯示開放時間或維修情況等。

筆者正參與本地一項醫院重建的項目,將會引入我們團隊研發的智能醫院(Smart Hospital)系統,當中就包括以物聯網提升效率,並以Wi-Fi網路、射頻識別及藍牙等技術應用於不同層面上,如生命表徵監測、藥物管理、物資供應、制服發放、病人運送、儀器管理、病人定位以至員工辨識等。最近亦在研究如何把日常用的手機及平板電腦與UWB技術連接,可醫療物件追蹤,好讓醫護人員以手機或平板電腦輕鬆簡單掌握所需醫療儀器的所在位置,不再倚靠人手和記憶,大大減少找尋儀器的時間,增加醫療工作的效率。

科技並不完全取代醫護從業人員,但應用得宜,這些革新的醫療科技,可協助醫療界提供更好、更快、更輕鬆的醫療保健服務,讓患者可獲更佳的治療,並提升醫院整體效率、醫療質素及管理質素,同時舒緩人手不足問題。

$150試閱《iMoney》電子版3個月,請按此

作者簡介:

陳智銓(Arthur),隨賞科技有限公司(Compathnion Technology Limited)行政總裁

隨賞科技為客戶提供定位、導航、追蹤、客戶分析等服務,其室内定位技術已經在機場、大學校園、商場、醫院和體育場地試用。隨賞利用手機的各種感應設備(Wi-Fi、iBeacon、地磁、航位推算等),研發出一套創新準確的室内移動定位及導航系統,以API、web或手機app的形式提供定位、導航、目標跟蹤等功能,以解決室内不能清晰地接受衛星訊號的問題。

更多創智銓薈@陳智銓Gilbert Tai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陳智銓(Arthur)

欄名 : 創智銓薈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