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通關】港府日內公布通關安排 港商冀能助振本港經濟

商業 12:57 2023/01/04

分享:

分享:

港府目標於本月8日實施與內地首階段通關,有業界代表預料內地客或現報復式旅遊,同時希望通關安排有助振興港企業務。(資料圖片)

據悉,港府日內將公布中港兩地通關安排,消息指落馬洲口岸將於首階段通關率先開放,港澳碼頭、中港城碼頭、文錦渡客運口岸亦可能納入首階段通關之列,惟羅湖口岸、高鐵西九龍站則可能於稍後才重新開放。通關初期或採取「北上南下」機制,每日各設最多5萬個配額,以先到先得方式在網上進行登記。

【中港通關】商界:兩地通關宜有序執行 倡商務客及有急切需要者優先

商界大多對通關表示期盼,疫情前以內地人為目標顧客的港企在疫情期間業務幾乎停擺,惟兩地通關後,消費能力和意慾都強的內地客戶群或現「報復式旅遊」。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常務會董許華傑明言,本地餐飲、零售、旅遊、酒店業等將首先獲益。

從事葡萄酒銷售生意的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會長麥美儀亦稱,儘管通關會為香港帶來未能預計的醫療負擔,惟飽受疫情煎熬的港企「目前最想、最先要的是生意」,因此希望政府「先救我們」。麥預計通關後她的業務在2023年會有2至3成的按年增長。

專營智能消毒方案的本地初創AirTech創始人兼營運總監方偉濂期望,通關後生意獲大幅增長,皆因過去1個月也開始服務在內地的客戶。

香港工業總會回覆本報查詢時指,通關能讓港商親身到內地經營業務和靈活調配人手,讓企業強化內地業務和發展內銷市場,且希望在通關後,重啟讓兩地商界人士能夠親身出席和交流的活動。許華傑亦表示,疫情期間本港會展業雖然能透過「虛擬展覽」(Virtual Exhibition)與世界各地的商界代表交流,惟不論任何行業,「實體、能親身眼見當然最好」。

【中港通關】防疫措施鬆綁、觀望兩地通關 市面有人歡喜有人愁

記者:楊嘉軒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