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新」嘗啖@iM網】度小月 喚醒台灣古早味

名人薈萃 11:00 2022/12/31

分享:

分享:

守到2022年尾,終於盼到可以外遊,雖然景況未能復常,但人心已然雀躍,來往的人流振興了經濟的流動,世界,不再一潭死水,三年的疫戰,總算現出曙光。東南亞、歐美,你最想去哪兒?

我首先選擇就近的日本、韓國、泰國,再來就是台灣。這段日子以來吃過無數次「偽旅遊」的日、韓、泰餐廳,還真沒有試過吃正宗的台灣菜。以前經常去台灣,為的就是那種古早味的台灣菜。

說到古早味,不得不提百年老店「度小月」。第一次聽這名字,還以為是「杜小月」,覺得名字好聽又好記,吃過才知道是度小月不是詩意的人名,而是飽含台灣漁民的辛酸。想想,我們這些日子以來,原來也度過了艱辛的「小月」。

十九世紀,台灣漁民看天象吃飯,天氣好可以出海魚,但一年到頭總有氣象不將就的日子,漁民就得留岸過日子,緊衣縮衣,漁民管那些日子為「小月」。1895年,台南洪氏先祖,為了養家活口,就挑擔沿街賣麵來度過小月,開宗明義寫道:「度小月擔仔麵」由於味道獨到,竟做到有聲有色,成為今時今日廣為人知的「度小月」。
「度小月」近年也開到香港來,吃過一兩次,沒有太放心上,最近他們搬新鋪,開在銅鑼灣鬧市的地鋪,行過路過,那紅磚牆、非常台灣的裝修令人想起久違的台灣老房子,和屬於它的古早味,忍不住就進去了。

由於台灣菜多是精緻小碗,這天叫了皮蛋豆腐、台醬涼拌茄子、蒜片香腸、脆皮炸大腸、鹽酥雞、 胡椒蝦、三杯雞、姜絲蛤蜊湯、台南擔仔麵和紅豆仙草珍珠等,一次過品嚐多道台式美食。

鹽酥雞比起坊間的略嫌塊頭大了點,但勝在肉汁多,做到外脆內軟。蒜片香腸吃得到是台灣的味道,滿口油香,是道不錯的香口小食。

薑絲蛤蜊湯,湯底清淡鮮甜,同時滲出微微的薑辣味,清甜味美,蛤蜊入口鮮味十足,味道濃郁,蛤蜊具有滋陰潤燥功效,這時節養生最適合不過。

招牌擔仔麵,在面上加了肉燥和蝦 ,賣相不俗,湯底用蝦頭熬煮而成的高湯,加上肉燥、蒜泥、蝦肉,味道濃郁,鮮美甘甜,麵條爽滑彈牙,小小的一碗但感覺很滿足。

各款美食整體味道都不錯,三杯雞略嫌甜了點,或許是台灣人和香港人的口味不同?只是,我已忘了台灣這百年老店的味道,明年一定要去台灣尋遍久違的味道。

點擊圖片放大
+6
+5

 

$150試閱《iMoney》電子版3個月,請按此

作者_莎連娜(柯景惇)簡介:

熱愛生活更熱愛飲食。因曾從事媒體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有機會見識過社交圈的璀璨、名店的豪食,也有機會採訪過路邊小店的地道美食,從此與食結上不解之緣。 最大的興趣是懷著一份對新奇的渴望,嘗試人間不同的美食。

更多餓「新」嘗啖@莎連娜(柯景惇)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立即訂閱掌握投資創富資訊【 https://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莎連娜(柯景惇)

欄名 : 餓「新」嘗啖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