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兩地需求急增 必理痛再現搶購潮 政府:含撲熱息痛藥物供應仍穩定
今年初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全城瘋搶必理痛的慘況,相信大家也歷歷在目。最近內地疫情反覆,傳出退燒藥供不應求的情況; 同時本港
本港部份地區也出現必理痛缺貨情況。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早前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自內地公布放寬防疫的「新十條」後,不少市民大量購入止痛退燒藥寄回內地,導致在本港的供應短缺。






【溫股知新】波幅漸細 明年再計
本刊記者查看多個網店,如HKTVmall、百佳、屈臣氏、萬寧等,除「經痛配方」及「滲透止痛貼」,各大必理痛產品也是全綫缺貨。HKTVmall中亦有網店坐地起價,原本價值約50餘元的必理痛止痛藥24粒裝,標價也升至218元,加幅驚人。
【人才流失?】各行業職位空缺再升至7.48萬個 按年大升37% 邊個行業最缺人?,詳見【下一頁】





















【筍工推介】耀才證券招聘大量IT程式設計員 人工高 福利好 豐厚花紅 一周只需返工四天 (附詳情),詳見【下一頁】
政府周五(23日)發出新聞公告,指近日市場上對止痛退燒藥物,尤其是含撲熱息痛成分的藥物需求增加。政府強調,公營醫療系統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的備存量充足,市場供應仍穩定,市民不需要囤積。
政府指,已聯繫相關供應商、製造商、本地製業和社區藥房組織,個別品牌的止痛退燒藥雖因短時間內需求急增而供應緊張,其他品牌的止痛退燒藥仍然充裕。政府呼籲藥房、超級市場等藥物零售點密切留意有關藥物的銷售情況,維持穩定供應。
2022:WhatsApp關鍵之年 一文看清本年度多個新功能 你用過邊個?,詳見【下一頁】
政府續指,根據紀錄,本港現時有756個已註冊的藥劑製品含有撲熱息痛成分;並提醒市民,使用任何藥物前應先徵詢醫護人員意見,並應避免自行購買藥物使用。
【研究報告】報告指七成年輕人有俾家用習慣 平均「公價」為5,000元?,詳見【下一頁】
【青姐話】聖誕鐘 Dos & Don'ts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責任編輯:陳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