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IPO】畢馬威:香港明年新股集資額可倍增至1800億元 料有5至10家公司循18C上市

新股IPO 15:46 2022/12/08

分享:

分享:

【新股IPO】畢馬威:香港明年新股集資額可倍增至1800億元 料有5至10家公司循18C上市

畢馬威中國發布2023年新股市場展望,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表示,料2023全年香港新股集資額達1800億元,較今年增近一倍,涉90宗新股上市,全球集資額排名可保持在首五位之內。

畢馬威指,明年在加息周期見頂,連同香港現有逾120宗上市申請和上市制度改革,都可支持新股市道復甦。

港交所正提出修改上市規則,擬新設上市規則第18C章,讓未達目前上市要求的「特專科技公司」可尋求香港上市。

畢馬威預期,新機制有望在明年首季落實,明年將有5間至10間公司透過新制度上市,集資額涉300億元。

港交所諮詢「特專科技公司」新上市規則、涉5行業 市值門檻80億元遠高於科創板、陳翊庭:需求強勁,可見【下一頁】

朱雅儀:下半年市場波幅仍大有礙新股市場復甦

回顧2022年,畢馬威估計,全年港股共73宗新股上市,雖然集資額按年跌70%至972億元,但在全球資本市場皆低迷之下,香港全年新股集資額仍有望成為全球三甲之內,首兩位則上海和深圳交易所。

畢馬威坦言,香港新股上市復甦步伐較早前預測緩慢,該行中國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主管合夥人朱雅儀解釋,因下半年市場波幅較大,集資困難,港股亦內地及大圍經濟環境影響,例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方面,14宗申請僅有4宗成功掛牌,另有7宗申請已過期。

中概股審計爭議方面,朱雅儀指,目前仍待審計結果出爐,難以預測結果對新股市場的影響。劉大昌補充,現時未有中概股因事件而從美國除牌,大多中概股選擇來港雙重或第二上市,退市回A股市場僅屬個別例子。

新能源將是A股新一波趨勢 美國交易所因無大型科企上市失落頭五

在多家國企回歸A股上市推高集資額,A股新股市場今年一枝獨秀,預計今年A股集資額共6103億元人民幣,涉410宗申請,維持史上高位,當中科創及創業板更貢獻三分之二集資額。

朱雅儀認為,在內地追求碳中和下,新能源將是繼科技、媒體及電信後下一波趨勢,利好解決氣候相關的工業及硬件行業。

全球市場方面,今年美國納斯達克及紐交所兩交易所均意外地未有打入頭五位。劉大昌指,交易所排名始終受大型新股影響,美國年內未有大型科企上市,表現較遜,但環球新股市場反彈仍需靠美國市場。

韓國今年受惠於大型新股LG新能源公司上市,個股集資額108億美元,至11月底當地新股集資額共118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但預計本月將被香港迎頭趕上。

追蹤新股消息,可瀏覽【新股IPO】和使用【新股IPO小工具】

【ET財智Talk】美股「新不如舊」將轉向? 利達黃耀宗分析澳股及美股2023年選股策略!

相關文章:

【新股IPO】羅兵咸永道料明年港IPO總集資額回升至2000億元、有望重回前三 今年集資額料大減68%

記者:宋佩恩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0電子機票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