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安聯投資:亞洲高度暴露於氣候風險之中 未來ESG監管政策只會有增無減

Hot Talk 12:31 2022/12/01

分享:

分享:

【可持續發展】安聯投資:亞洲高度暴露於氣候風險之中 未來ESG監管政策只會有增無減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本月於加拿大舉行,安聯投資全球可持續及影響力投資總監Matt Christensen認為,除氣候變化外,市場亦愈益關注生物多樣性議題,因這對全球的影響相當龐大。

安聯投資可持續發展專員何忠熙指,亞洲高度暴露於氣候風險之中,而在2050年高碳排放情境下,致命的熱浪、洪水及生物族群轉變,將於整個亞洲區普遍存在,63%亞洲國內生產總值(GDP)產出(相當於19萬億美元),將承受大自然消失的風險,比例較環球平均的44%為高,反映生物多樣性對亞洲同樣重要。

港交所Core Climate推出首四周錄得逾40宗交易 涉40萬噸碳信用【下一頁】

他預期,2030年亞洲自然積極型(nature-positive)經濟將可釋放出4.3萬億美元年度商業機會和2.32億個就業機會,而屆時亞洲綠色企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至5萬億美元,其中交通、電力和建築等領域料將具有強大潛力。

近年亞洲在ESG監管上發展迅速,過去5年相關的監管政策增加約2倍,相信未來相關政策數目只會有增無減,而且政策的複雜性也會增加。

可持續發展已融入安聯的投資平台

Christensen指,可持續發展已融入安聯的投資平台,基金投資時會因應氣候變化、地球邊界(planetary boundaries)及包容性資本主義(inclusive capitalism)三方面作考慮,地球邊界領域包含清潔的水資源、負責任漁業及可持續農業,包容性資本主義則涵蓋教育、醫療保健、社會住房等社會問題。

對於今年ESG基金的資金流向未如理想,Christensen指,今年投資市場環境充滿挑戰,但ESG基金的資金流入已算不錯,而且過去5年ESG基金出現巨額流入,相信長遠市場資金仍會持續流入ESG領域。何忠熙補充,研究顯示,在ESG領域做得較好的企業,回報一般較佳,而且在跌市時提供緩衝效應。

相關文章:【可持續發展】羅寶文:香港作為戰略性的門戶 可成為可持續投資和跨境碳交易的區域綠色金融中心

相關文章:【可持續發展】可樂樽「綠變透明」有學問? 太古可口可樂:讓玻璃可樂樽更易回收

【ET財智Talk】剖析資產調配 鴻鵠陸庭龍透視2023年股債入市策略 !

記者:陳韻妍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看文章 ・ 賺取 ET Points

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0電子機票優惠券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