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闆生意經@iM網欄】有利零售消費 「先買後付」模式興起

名人薈萃 17:10 2022/11/29

分享:

分享:

經歷了疫情多年來的洗禮,各行各業深受打擊的同時,環球經濟持續走下坡。對本地零售業而言,結業潮、追租潮、吉舖潮這些陰霾仍在,即使港府再度放寬入境政策,對行業依然起不了太大的提振作用。

同場加映:【青姐話】波幅見好收  後患在裂口

很多核心地區的商場人流大不如前,有些非核心地區的商場更如「死場」一樣,很多吉舖湧現,人流亦不多,只有小貓三四隻。難怪業界不少人士均認為,只有全面通關,才可令本地零售業起死回生。

予消費者彈性 深受歡迎

人們的消費意欲大幅下降,商家自然想盡方法吸客。疫情期間,網上購物的風氣盛行,更掀起了「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 的新興付款消費模式。最近更有金融科技公司在香港推出「先買後付」的平台。

「先買後付」,顧名思義是消費者可先取得產品或服務,然後在一段指定時間內再付款給相關公司或平台。而付款的方法可以選擇一次性付款或是分期付款。「先買後付」予消費者更多支付的彈性,亦間接鼓勵消費者踴躍消費。它跟一般銀行的分期付款不同,不需要開戶口或是戶口有足夠的現金,就能快速、方便地購買到心頭好。話雖如此,預先支付的金額仍要及時繳付,否則便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個人的負債。而當用戶未能如期繳款時,供應商便有機會暫停用戶使用先買後付這個功能,避免用戶累積太多應繳費用,或令供應商產生壞賬。

巨企涉足「先買後付」領域

然而,如果用戶每期均準時還款,便沒有利息或手續費需要額外要支付。而「先買後付」平台的主要收入是向商戶收取交易金額的指定百分比作為佣金。在疫情期間,網購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習慣,因此,不少商戶均樂意跟「先買後付」的平台合作。始終本地消費氣氛疲弱,免息分期可吸引到消費者消費,亦對商戶的店舖銷情有利。

調查機構CB Insight預計,全球先買後付的交易將在2025年時較2020年增長近10至15倍,達1兆美元的規模。近年愈來愈多科技龍頭涉足這個領域,繼PayPal在2020年在美國推出「Pay in 4」服務,蘋果今年中亦宣布推出「Apple Pay Later」服務。而本地虛擬銀行螞蟻銀行亦推出「先買後付」的分期服務「Ant Bank PayLater」,且與本地最大電子錢包AlipayHK合作。透過AlipayHK的合作夥伴網絡,如豐澤網店、HKTVmall、Price網購、香港莎莎網店等綫上客戶均可享用Ant Bank PayLater服務。「先買後付」消費模式的確刺激到用戶的消費意欲,相信有助鼓勵消費同時,亦可帶旺本地經濟。

同場加映:【溫股知新】回調如期展開  短期前景未改

$150試閱《iMoney》電子版3個月,請按此

 

作者_Anna(馮文慧)簡介

前IM記者,現投身金融行業。白天上班8小時,跟一般白領無異,工餘時間則經營網店,從事玩具精品代購生意。愛好旅遊,本身做代購是希望幫補旅費,沒想到誤打誤撞下賺上一桶金並當上小老闆,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開設實體門店。

更多小老闆生意經@Anna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imoneymag.com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Anna(馮文慧)

欄名 : 小老闆生意經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