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0電子機票優惠券
需求是刺激經濟的關鍵
從近來刺激經濟的各項措施看,力度和節奏都能給市場驚喜,如果方向上能更精准一些,必定可以給市場更大的提振。
比如說,目前對房地產的政策支援集中在支援內房企業融資方面,但真正阻礙房地產市場恢復的病根其實是市場需求不足,內房融資困難只是銷售困難的表像,如果內房企業造好的房子無法順利銷售,即使融資困難一時獲得解決,最後也無非是拖延時間而已。
解決需求不足,大致有三個思考方向,一是刺激民眾需求,通過降低民眾購房門檻、降息等手段刺激需求,不過由於市場不景氣,人口增長下降、投資性購房需求基本消失等原因,民眾買房興趣低迷,刺激效果不好;二是由中央政府出資,大量收購開發商庫存轉做保障房,增加市場需求;三是由發展商直接申請大規模將市場難以消化的庫存房產改為保障房,政府批准後由銀行發出長期貸款支持,不計入公司受管制的負債,減少市場供應。只要房地產供需平衡了,市場自然可以恢復信心和穩定。
再如經濟壓力較大、企業對前景悲觀的根本原因是市場需求不足,如果可以大規模給民眾發放消費券,例如每人1000元人民幣,總規模約1.4萬億,假定每次消費只可使用20-30%,將帶來3-5倍的乘數效應,即總消費金額可達4-7萬億人民幣,約等於GDP的3-5%,必定可以完全扭轉需求不足的現狀,為經濟帶來巨大推動力。
相對來講,放鬆防疫措施雖也能帶來較大的為經濟鬆綁效果,不過由於民眾對於如何平衡安全與逐步放開之間的度尚有不同看法,政府對於放鬆防控帶來的疫情反彈如何管控也在摸索之中,很難在短期有重大進展,不易作為刺激經濟的主力。
撰文 : 楊玉川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行政總裁
欄名 : 山外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