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園】5G智能水耕種植 AI分析植物生長

科技 16:38 2022/11/28

分享:

分享:

電訊商SmarTone與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合作,將5G帶入校園。(左起)SmarTone數碼科技及開發總經理梁廣德、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嘅金偉明校長、SmarTone寬頻及固網電話業務主管羅艷芬。(陳卓賢攝)

5G技術近年逐步融入社區,為市民帶來更快速、低時延的通訊服務。電訊商SmarTone與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合作,將5G帶入校園,並建立「智能水耕種植系統」等設施,增強學生學習STEM的興趣,提升互動教學的成效。

SmarTone響應政府的「鼓勵及早使用5G技術資助計劃」,推出「5G Ednovation智慧校園計劃」,成立專責團隊針對學校教學及管理需要,以5G技術提升學校設施,首間參與計劃的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設置了「5G智能水耕種植系統」及「5G課室節能系統」。

【AI搶飯碗】Google神秘項目「Pitchfork」曝光 訓練AI編寫及修復代碼

「5G智能水耕種植系統」採用16個4K高清鏡頭,每天24小時監測及錄影植物的生長狀況,配合空氣質量及溫度感應器、水質感應及控制器、LED燈光顏色溫度控制器等裝置,並透過5G網絡,實時監測影片上傳至雲端,然後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水質、濕度及溫度等數據,建立一個最優化模型,向學生提供最合適的植物照料環境建議。

4K高清鏡頭監測    實時上傳雲端

以4K形式錄製影片的原因,SmarTone數碼科技及開發總經理梁廣德解釋,是為記錄植物更細膩的成長變化,進行更精確的數據分析。4K影片的畫面解像度甚高,上載至雲端涉及大量數據,故需高速穩定的5G網絡傳送。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校長金偉明指,進行植物觀察實驗的學生會分成不同小組,種植各類植物如生菜、番茄和士多啤梨等,並自行調整不同環境因素,包括安排不同LED燈的紅藍比例,對植物進行燈效能比較,以了解不同植物面對不同光綫時的生長狀況。

【AI換臉】Intel推Deepfake檢測工具 從面部血管判斷是否AI換臉

金偉明指出,該校每位學生會獲分派一部iPad,無論身處任何地方,都能實時觀察及獲取植物的成長數據,方便進行遙距學習,亦能提升他們對STEM的興趣。

5G智能水耕種植系統也是推廣農業創意的項目。金偉明認為,該系統不但是學生的實驗室,也是「太空種植」的體驗場。水耕種植的好處是無需泥土,所採用的「封閉垂直式種植場」,更可在有限的空間下種植更多農作物,加上澆水過程也是全自動化,這正好模擬太空艙的環境,讓學生認識太空種植的可能性。

一鍵開關    動作感應控制燈光

校園內亦安裝了「5G課室節能系統」,將物聯網(IoT)設備連接至5G網絡,讓教職員以手機App遙距控制課室燈光、風扇、冷氣、投影機開關等;甚至可在課堂上一鍵控制設備開關,並以動作感應控制燈光。金偉明指,這些技術優化了學校管理及行政的效率,也讓學生明白科技可如何改善生活。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記者:陳卓賢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