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 Friday】美國人潮明顯減少 民眾稱會「理性消費」

環球社會熱點 12:42 2022/11/26

分享:

分享:

美國在上周四(24日)迎來感恩節假期,翌日便是傳統消費旺季「黑色星期五」。雖然當地放寬防疫限制,但前往商店購物的人潮明顯比往年減少。受通貨膨脹高企及其他因素影響,不少消費者表示會更謹慎消費。

【Black Friday】優惠非最平?僅1成半商品「真特價」 【下一頁】

美國全國零售協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 NRF)早前預計,連同「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在內的感恩節假期周末,估計將有多達1.66億人前往商店消費,較去年增加約800萬人次。

紐約﹑加州及芝加哥等大城市的商店迎來防疫放寬後的首個「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然而或因天氣及通脹高企等因素影響,今年黑色星期五的人潮不如往時爆滿。

NRF首席行業咨詢員柯恩(Marshal Cohen)指出,過去在黑色星期五時泊車位是一位難求,今年根本毫無難度。新澤西州一個商場內,不見過往黑色星期五的巨大人潮,甚至有商家派員工到門外發放宣傳單張。

    點擊圖片放大
    +5
    +4

美聯儲料明年一半機率有經濟衰退 預期或放緩加息步伐 【下一頁】

不少消費者亦明言,今年採取「戰略性購物」,不再是大買特買。新買入電視機﹑節省500美元的民眾表示,等待折扣已久才決定購入心頭好。

亦有民眾表示,現時網上購物更加方便,所以未有在實體店舖大手購物。零售分析公司Adobe Analytics調查報告預計,今年在黑色星期五於網上銷售將達90億至92億美元(約703億至719億港元)。報告更指出,估計消費者透過電話應用程式的購買量多3%。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吳漢培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