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人才管理】廣告界變態福利不再? CEO籲打造共享成果文化

12:00 2022/11/27

分享:

分享:

疫情改變消費者消費模式,企業要進行品牌和活動推廣,需要改變宣傳策略,廣告及公關公司亦要進一步轉型。廣告營銷集團The Bees,透過旗下規模不大的子公司,及放權讓子公司各自作商業策略決定,成功分散疫情風險。

【人才荒】高管人才年輕化 逾3成CEO不足45歲

對於行業迎來突變,廣告營銷集團The Bee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曾錦強指:

從來沒想過一個行業可以變成「零」。

幸好集團27間公司的業務性質覆蓋活動策劃、廣告、公關、綫上營銷等多方面,客戶亦來自不同行業,

即使有一部分行業宣傳支出少了,仍有外送平台等客戶增加廣告開支。

另外,放權讓規模不大、應變能力較快的子公司自行管理的模式,有助子公司在綫下活動全部叫停時,與客戶即時商討對策,將宣傳移師綫上。

宣傳媒介不同 放權予年輕一輩

但他坦言:「以前電視是主要媒介,可以拍一個完整故事,在最後才提起品牌。現在廣告會被略過,首5秒便要提到品牌。」面對宣傳媒介轉型,作為「舊世代的廣告人,我不懂得做這些(廣告),亦不能裝懂」,必需放手讓懂的人來負責。

雖然曾錦強自謙從事新媒介廣告的能力,或不如年輕一輩,但其獨有的管理方法和「變態福利,包括「334分紅制」(即集團盈利中3成用作公司營運、3成分給集團股東,4成分給員工)、加班飯錢無上限、每人每年3,000元電影和演唱會等活動資助,定是難以取代。

營造自由工作氣氛 增員工決定權

他指,福利只是錦上添花,對吸引人才有幫助,但未非直接因素。人才選擇工作時,仍會先看薪酬、職銜和晉升機會。其次,是要營造自由的工作氣氛,員工有一定的決定權,才會工作得快樂和有滿足感。

曾錦強更笑言,集團旗下有不少子公司老闆身兼員工一職,

他們有股份,自然不會輕易離職。

難添新變態福利 鼓勵子公司各自共享成果

集團提倡共享成果文化,但變態福利一直未有更新。曾錦強坦言,子公司多且持份者不同,較難以集團名義添新福利,期待和鼓勵子公司能各自為員工帶來新福利,繼續與員工共享成果。

【疫市營商】OK便利店7成進口貨品來自日韓 擬擴歐美進口

【香港經濟】香港消費者仍偏好到實體店 過半受訪者享受親身購物

責任編輯: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