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道】律師跳出Comfort zone轉戰衛生科技界 研機械人消毒方案衝出香港
▲ 律師出身的何偉康於2019年進軍衛生科技界,憑著其大膽冒險的精神,成功帶領團隊衝出香港,獲得日本軟銀機器人關注。
跳出舒適圈前往未知的將來,往往叫人恐懼。尤其對工作收入穩定的專業人士,要作出改變可說是難上加難。不過,擔任知識產權和交易事務律師超過20年的何偉康(Lewis)就打破這刻板概念,化身「創業家」轉戰衞生科技界,從零開始學起如何管理初創,甚至帶領團隊成功衝出香港。
於2000年成為執業律師的Lewis,一直專注於知識產權和交易事務,曾協助多間企業及其投資者獲取及管理知識產權資產。他透露,在過程中接觸了不少科技與生命科學領域的初創,並開始了解到科技有助對抗全球各種傳染性疾病,解決社會上的問題,令他開始對衞生科技產生濃厚興趣。
因此,他於2019年決定投身衞生科技界,加入本地生物科技公司鎧耀集團,負責管理公共衞生和傳染病控制業務的戰略方針和市場業務發展。其後他以首席執行官的身份,創辦子公司鎧耀環境衞生科技(Avalon SteriTech),為客戶提供清潔技術和公共衞生方案。最矚目的莫過於該企在疫情間與日本軟銀機器人(SoftBank Robotics)合作,共同開發清潔消毒二合一機械人「Whiz Gambit」,同時更成為軟銀機器人於香港投資的首間企業。
前鋒、中場、後衞都要做
律師出身的Lewis雖然對衞生科技已有基本了解,但並非專才,而且從沒有接觸過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等範疇,能夠在短時間內成功帶領團隊衝出香港,打響名堂確實不容易。他笑言:「有苦自己知,但我依然覺得做初創很有趣,因為每日都有許多新挑戰。」他解釋,初創企業人手本來就少,作為領導者,前鋒、中場、後衞基本所有位置都要親力親為去做,由機械人的生產到推銷,他都要清楚了解背後的運作。所以對於他來說,所有事情都是「從零開始」,每一步都是摸索,都是學習。
Lewis另補充指,要跳出舒適圈,從律師變成創業家,最重要是懂得改變心態。他解釋,以往當律師時,總是走保守路綫,以風險為本,「律師會怕犯錯,準確度要好高。」但相反現時作為初創CEO,就要變得大膽,願意懂得Take Risk(承擔風險)。
憑決心及膽量 獲取軟銀機器人歡心
他舉例,能夠順利與軟銀機器人合作,有賴團隊願意與他一起冒險。Lewis憶述,當時軟銀機器人旗下的吸塵機械人產品Whiz推出市場已有一段時間,技術相對成熟,但只有打掃的功能。隨着疫情爆發,他就認為該機械人需加入消毒功能,因此把握機會,遂與對方商討合作的可能性,「當時直接自資先做研發,將消毒配件放進去,並在一個月內將產品原型(Prototype)展示予對方,為求讓他們對產品有信心。」而Lewis與團隊的決心及膽量,最終成功獲取軟銀機器人歡心。
此外,Lewis也提及,要令團隊放心去衝,最重要是懂得賦權以及給予信任,
我常跟員工說:『有鑊我會孭,最緊要試了先!』一直不敢嘗試新想法,又可以如何創新?
他又稱,就算過程出現錯誤,也不會立刻作出指摘,反而希望能夠先與團隊共同設法解決當前問題,及後才作出檢討。Lewis更笑說他如足球領隊一樣,常言到:「這場球賽輸了,下場再努力踢過!」為求令員工知道,他們仍有空間可以發揮,並藉此保持他們的幹勁。
盼聘年輕人 齊出差拓眼光
Lewis表示,由於該企正拓展海外市場不同領域的業務,當中包括飛機、酒店業等,因此目前也正積極增聘人手,尤其希望能聘請更多年輕人。Lewis直言,他熱愛與年輕人工作,「他們教會我很多新事物,例如使用社交媒體、拍影片等,總是會給予我許多新念頭、新想法。」
至於被問到想要聘請哪一個領域的年輕人?他就強調,工作經驗及學科等背景,都並不是最重要,
我自己也並非科技學系出身,只要肯學、對工作有熱誠就沒問題。
他又指出,現時的他正不斷前往外地如澳洲、杜拜等地,與企業商討合作。期望未來也能夠帶領更多年輕人,到不同地方公幹,將香港的成果帶到外地,並與不同國家的企業進行交流,從而開拓眼光。
記者:曾曉汶
【ET財智Talk】樓市何時止跌回升? 星展丘卓文剖析息口非影響樓價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