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科技古董】德國地下室 驚現50年代傳奇電腦

16:00 2022/11/26

分享:

分享:

科技愈趨發達,電腦等設裝都講求精細、輕便、多功能。但有部分舊科技產品,在現今看來,反而更顯矜貴。有德國網民早前在祖父母家的地下室,發現幾部古董電腦,其中一部更是1956年出產的LGP-30計算機。

【太空科技】NASA獵戶座太空船通信一度故障 失聯47分鐘

網名為「c-wizz」的德國網民,在今個月初於社交平台Reddit上發布相片指,他於其祖父母的地下室,發現一部LGP-30電腦、一個Flexowriter打字機、幾部PDP-8/e迷你電腦、一個看似用作外部數據儲存的紙帶閱讀器,和一些相關設備。

尋求博物館協助 望古董電腦可重新運作

c-wizz在留言中補充:「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祖父在60年代用它進行了一些土木工程計算,他是該國少數幾個私人擁有這種電腦的人之一」。c-wizz亦將到在德國一間收藏了一部仍可運作的LGP-30的博物館,希望能可以助其家中的「新發現」重新運作。

儘管在1970年發布、當年售價為6,500美元的PDP-8/e迷你電腦,本身已稀有且有價值,但要數是次發現的科技古董中最罕見的,非LGP-30莫屬。

LGP-30當年要價 相等現時約400萬元 

LGP-30在1954年由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Stan Frankel開發,內設113個真空管、1,450個固態二極體(diodes),以及轉速為3,700 RPM、可存儲4,069個31位字的旋轉磁鼓存儲器。據外媒《Ars Technica》報道,這個重800磅的大型電腦,在1956年首次生產,歐洲僅有45部,當年售價為47,000美元,即相等於現時的512,866美元(約400萬港元)。

除了具有歷史價值外,與LGP-30有關的傳說更是為其添上一股傳奇色彩。在1983年首次發布在Usenet Newsgroup、被視為黑客界偉大史詩之一的《梅爾的故事》中,便是因一位Librascope程式員接到將Blackjack程式,從LGP-30移植到另一台計算機的任務,才開展後續故事。另有指,著名美國數學家和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是在LGP-30上進行天氣實驗,才研究出混沌理論和蝴蝶效應。

【裁員潮】個人電腦需求跌 HP未來3年裁6,000人

【間諜軟件】FBI計劃使用間諜軟件 取得罪犯加密通訊權限

責任編輯:殷凱怡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