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稱德法意不想理烏遭俄入侵 遭德國反駁(第二版)
約翰遜任職英國首相期間大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更親訪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晤。約翰遜周二(22日)接受美媒訪問,就踢爆一開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並不想介入烏克蘭遭俄羅斯入侵一事,更指德國考慮經濟原因,曾認為任由烏克蘭倒台讓戰爭盡快結束會更好,但德國政府反駁約翰遜的説法。
波蘭總統聽「馬克龍」惡作劇電話 自爆不想與俄開戰 【下一頁】
(第二版更新德國政府回應)
約翰遜(Boris Johnson)接受美國有綫新聞網絡(CNN)訪問,指俄烏戰爭2月24日正式開戰前,一些國家對俄烏的緊張局勢看法與現時大相徑庭,更特別點名提到3個主要歐盟國家的看法。
他指出德國在某個階段認為,俄烏戰爭一旦要發生將會成為一場災難,因此如果烏克蘭迅速倒台及戰爭能迅速結束會更好。
約翰遜認為上述為災難性看法,但他也能理解德國是出於合理經濟考量才有這種看法。
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的發言人周三(23日)回應事件,形容約翰遜是一名「非常有趣」(very entertaining)的前首相。發言人更諷刺約翰遜說的並非真相,指約翰遜與真相有著與眾不同的關係(has a uniqu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ruth),而今次也不例外。
報道俄羅斯飛彈襲擊波蘭 美聯社記者已離職 【下一頁】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俄烏戰爭發生的數周前訪問克里姆林宮,並呼籲外界不應羞辱俄羅斯以保留外交渠道,為此屢遭批評。
約翰遜則形容法國人直至最後一刻都在否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他也提到德拉吉(Mario Draghi)領導的意大利政府,起初表態稱由於意大利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因此無法支持英國所採取的立場。
不過約翰遜最後也嘗試打圓場,指歐洲各國在俄羅斯發動戰爭後已迅速改變態度,更關鍵的是大家都看到根本無法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談判,故此一致團結抗俄。約翰遜更形容歐盟在抗俄這方面做得很出色。
緊貼地緣政治變化,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鄭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