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0電子機票優惠券
美國國債收益率短中期內易上難下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居高不下,促使聯儲局等歐美央行持續大幅加息,10年美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上升超過270個基點,突破2007年最高水平。目前看來,儘管當前收益率曲線出現倒掛(通常市場解讀為衰退的前兆),我們認為短期內收益率進一步上行的風險仍大於下行風險,整體收益率曲線易上難下。
美國通脹難言回落
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特別是供給短缺是導致本輪美國通脹來勢兇猛的主因,然而聯儲局的快速加息舉措,短期只能產生通過增加資金成本打壓需求的效果,並不能根本解決主導本輪通脹的供給因素,因此我們預期短期內通脹難以大幅回落。
2008年以來,即使聯儲局大幅降低利率並長期維持在0至0.25厘區間,美國依然長時間維持低通脹,一直徘徊在2%的長期目標附近甚至更低,直到2021年第二季度起才顯著攀升。事實上,聯儲局也出現誤判,由於近10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並未導致顯著的通脹,聯儲局官員在今年以前一直認為通脹升溫只是暫時現象。
儘管2021年以來貨幣政策變化不大,供給面卻出現了大幅變化。長久以來,中國向美國提供大量廉價商品,俄羅斯則向歐洲提供廉價能源,但這模式隨著地緣政治的改變受到強烈衝擊,供給面的巨大變化最終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此外,聯儲局此前通過低利率和量寬製造的貨幣大多仍停留在金融體系內,導致金融資產「通脹」,即股票和債券價格持續上漲。儘管因為富人擁有更多金融資產而造成貧富差距拉大,但CPI籃子內的物價變化不大,整體通脹依然溫和。可是疫情以來,拜登政府採用全民派錢的政策,貨幣分散在全社會而非集中在富人手上,能帶動更多消費,導致CPI籃子物品的需求大幅提升。同時,疫情和派錢均減少勞動人口,薪資漲幅卻居高不下,通脹水平自然水漲船高。前幾年未曾經歷的情況,如今幾乎同時起到作用,使得通脹飆升猝不及防。同樣,短期內除了加息可以抑制部分需求,其餘推高通脹的因素依舊存在,因此美國CPI的回落速度可能會慢於市場預期。
通脹優先是美聯儲的必然選擇
美國《全面就業和預算平衡法》中規定的聯儲局貨幣政策目標是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長期利率穩定,而經濟增長僅是維持就業的方法,並非直接的追求目標。而目前的失業率已經在歷史低位,薪資增長強勁,令聯儲局有充足的政策空間。
面對通脹,堅持加息是聯儲局政治風險最小的選擇。目前,部分經濟數據已出現見頂回落的訊號,不少大行也預測2023年美國或會出現經濟衰退。然而,通脹未必會因為經濟活動減少及需求下降而降溫,畢竟供給面因素仍存在,因此美國或會面臨通脹和衰退兩難的經濟局面。
這一幕似曾相識,20世紀70年代沃爾克(Paul Volcker)執掌聯儲局時,堅持加息並成功控制通脹,為後來列根時代的經濟騰飛奠定基礎。面對成功的歷史案例,照方抓藥是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風險最小的選擇。鮑威爾並非經濟學家出身,缺乏能夠說服大眾的經濟理論,假如他選擇不同的政策而未能取得成效,將要承受所有政治後果。
另外,控制通脹的決心在美國中期選舉前尤為重要。英國最新的新政鬧劇就是個反面例子,財政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試圖通過大幅減稅和增加能源補貼促進經濟增長,而無視此舉可能加劇通脹飆升的惡果。目前,通脹嚴重損害普羅大眾的利益,而減稅刺激政策則則更令富人受惠,這無疑是極大的政治不正確。聯儲局將以此例為鑑,推行政策時會更加謹慎。
70年代沃爾克時代相比, 目前的通脹水平已相當接近,然而利率水平遠在當年水平之下,實際利率還在深度的負數區間。長期歷史比較,基礎利率和國債收益率上行的空間非常充足。
責任編輯︰梁浩碩
【開市追揸沽】恒指新貴出爐怎部署? 京東績後買賣策略分析
撰文 : 海通國際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團隊
欄名 : 通析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