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綠色產品趨多元化 專家拆解恒指ESG增強指數新玩法
▲ 近期綠色產品新增恒指ESG ETF基金。
最近再有4隻ESG(環境、社會及管冶)基金成功闖關,包括兩隻恒指ETF,分別為易方達香港恒指ESG增強指數ETF (03039) 、以及華夏恒指ESG ETF (03403) ;連同貝萊德全球基金旗下可持續環球基建基金、以及瑞銀可持續入息策略基金在內,今年首10個月,約有37隻ESG基金成功獲證監會申批。
ESG基金的品種除了愈趨多元化外,過往素來是外資基金熱衷推綠色產品,例如瑞銀、施羅德、未來資產(Global X)、滙豐(HSBC)及法巴等,近期中資公司也積極加入綠色大潮,既有易方達及華夏新鮮出爐兩隻ESG ETF,嘉實中國可持續生活科技主動型ETF (03155) 也於9月出台。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回應本報查詢指,「易方達香港恒指ESG增強指數ETF」及「華夏恒指ESG ETF」同樣追蹤「恒指ESG增強指數」,預期兩者表現相當接近。而「嘉實中國可持續生活科技主動型ETF」是主動型ETF,基金參考「Solactive China Lifestyle Tech Index」再加上基金經理作ESG篩選,而非直接追蹤的被動式產品,基金經理參與度較大。
財庫局︰首3季逾百隻ESG基金總額逾9679億元【下一頁】
溫傑續拆解,「恒指ESG增強指數」剔除恒生指數中ESG風險較高的企業。易方達及華夏ETF在行業分布上,金融佔35%,其次是資訊科技(21%)及地產建築業(17%)。而嘉實ETF主要投資在科技及消費行業,非必須消費品佔49%,資訊科技佔28%,嘉實AH股也有投資。
溫傑認為,整體來說,易方達及華夏恒指ETF較多傳統產業,行業也較為分散;嘉實ETF則偏重消費,新經濟也較多。雖然內地當局稍為放寬疫情限制,但「動態清零」方針不變,失業率高企,即使是雙11節慶日,市民消費意慾仍然不高。在此情況下,行業較分散的易方達和華夏可看高一線。不過,一旦疫情取得重要進展,嘉實ETF的爆發力不容輕視。
溫傑表示,美國早前公布的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年升7.7%,升幅低於預期,市場憧憬聯儲局在12月減慢加息步伐,股市反彈,納指領漲,顯示投資情緒有所改善。
然而,溫傑提醒,加息周期未完,現時或未完全反映加息的衝擊,企業盈利仍有下調空間,投資者仍需保持審慎,涵蓋價值股及防禦股的組合仍較有優勢;再者,以股息為主的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例如「富達可持續發展環球股息優勢基金」,基金投資在環球大型股,均衡分散在增長及價值股,務求攻守兼備。
展望2023年,談及逆市添勝算的ESG範疇,溫傑預期,明年美國通脹會逐漸回復至長遠的平均水平;可是,聯儲局提到,終端利率(Terminal Rate)有可能更高,鷹派立場未改,投資者不宜太進取,股市仍會持續波動,故此散戶要分段吸納,切勿瞓身。在資產配置上,除了上述的富達股息ESG股票基金外,還有股債混合型基金,如貝萊德ESG多元資產基金,也值得搏穩中求勝族留意。
相關文章:【ESG】會計師公會ACCA與CFA推氣候金融課程
【可持續發展】滙豐和中節能皓信合推「滙豐大灣區ESG指數」、12月首次發布 定期評論大灣區ESG發展水平
貼身追蹤股價變化、重要消息、賺蝕成績,更易作出投資判斷 | 立即免費下載使用 【按此】
特約記者:曾桂芬
責任編輯:梁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