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 電子產品禮品卡
社會投資相關主題:教育、房屋和基建
氣候變化、政治分歧日益加劇和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推動了全球轉型,令社會問題得到更多關注。 人類發展迅速,但社會不平等正在增加,經濟、企業,以至投資組合受到的潛在影響也在加劇。我們將在下文研究與社會影響投資策略最相關的其中兩個主題:教育、房屋和基建。
教育
教育能改善生計,甚至提高預期壽命。 在國家層面上,教育有助社會穩定,並刺激長期經濟增長。 然而,全球大約5,700萬小學適齡兒童仍然失學,而60%的兒童和青少年甚至未能達到最基本的閱讀和數學能力。
根據全球教育監測報告指,為實現2030年普及中學教育的目標,中低收入國家需要把每年開支由1,490億美元(2012年),提高至2030年的3,400億美元。 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用於教育的開支達4.7萬億美元,但低收入國家只佔0.5%,65%用於高收入國家,但實際上兩者的學齡兒童數目接近。
教育面對雙重挑戰:首先是以公平持續的方式擴大教育機會,使所有人不分老少參與其中; 其後是發展優質有效的教學方法。 因此,我們認為新參與者正在湧現,尤其是在教育科技領域,它們為學生提供更有效和個人化的低成本學習解決方案。
一些企業正嘗試在此主題發展。 網上學生支持平臺Chegg旨在提供相宜的服務,其用戶數目為530萬; 另一個例子是IDP Education ─ 公司已在5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協助新興市場學生學習英語,再轉往世界各地大學。
房屋和基建
為所有人提供優質房屋和基建仍然是重大挑戰。 目前,地球上有一半人口(約35億人)生活在城市,預期到了2030年,數位將達到50億人,到了2070年,預期更會有70%人口居住在城市。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淡水供應、污水、生活環境和公共健康的壓力越來越大。 目前約有8.28億人生活在貧民窟,大部分位於東亞和東南亞。 據估計顯示,全球每年基建投資的總需求約為3.9萬億美元。
我們相信最大的挑戰與機遇位於新興市場─亞洲開發銀行估計,如區內要保持經濟增長、消除貧困及成功應付氣候變化,在2030年前,亞洲每年需要投資約1.7萬億美元於基建。
重點是在2022年,G7國家承諾集資6,000億美元,為中低收入國家的基建融資。 全球基建和投資夥伴將在五年內動用公共和私人資金,希望解決氣候變化、改善全球健康、建設數碼基建和推動平等。
大量公司已在經濟型房屋領域營運和發展,例如美國集團Sun Communities,旨在為南部和中西部地區提供優質、廉價房屋,德國公司TAG Immobilien亦主力低租金市場。
社會可持續性
投資於解決弱勢群體需求的公司會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我們認為那亦有助產生卓越長遠財務回報。 市場上有不少此類具高增長潛力的公司。 我們相信,社會影響投資不單是實現可持續和盈利增長的投資機會,也是投資我們的社會和後代的有效方法。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九龍倉集團、中國有色礦業、中糧家佳康
撰文 : Anne Tolmunen 安盛投資管理投資組合經理
欄名 : 投資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