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高達$3000優惠券
【互認基金】北上基金累計吸資114億 南下產品吸10億
▲ 北上基金結束連續10個月走資。
外滙管理局公布今年首3季中港互認基金的最新數據,本港資產管理公司把旗艦基金在內地銷售的北上基金,經歷連跌10個月後終回升,截至9月底止累計淨吸資額為114.4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月增加2.44億元。
相比南下基金、即內地基金公司把省招牌產品來港推售,北上產品仍多逾百億元,因南下基金累計吸金僅得10.46億元,但後者按月稍增763萬元。
●北上基金熱力降 首9月吸金額縮水2成
雖然北熱南冷的局面持續逾6年,但北上基金自去年底開始已不斷萎縮,今年首9個月的吸金額較去年底的142.41億元,縮水27.93億元,以幅度計,錄得近20%跌幅。
跨境互認基金早自2015年開通,翌年外管局按月公布數據。目前市面約有86隻基金,當中北上產品佔38隻,南下基金為48隻;可是,市料在港零售層面正式有售的南下基金唯恐少於20隻。
市場亦關注中港互認基金會否被邊緣化,皆因去年10月跨境理財通上馬,今年7月ETF通又出台,俱令北水分流。
事實上,北上基金自2020年4月達175.55億元的高峰後已無以為繼,經歷持續走資,如今已較頂峰期驟縮61.08億元,或減35%。
猶記得互認基金於7年前登場,中外資產管理公司曾爭相把旗下王牌基金在內地開賣,包括滙豐(HSBC)、恒生(00011)、東亞(00023)、中銀香港(02388)、惠理(00806),摩通、行健宏揚、博時、海通、騰訊(00700)有份的高騰基金,以及有冠軍分析師張憶東坐陣的興證國際等,而今年再有6隻北上新產品成功闖關。
●南下基金遭冷待 料因人幣貶值產品滯銷
反觀南下基金及至去年11月,累計吸金才首破10億元。可惜,自2019年易方達申批新基金以來,再未見有新產品申請審批,業界相信主因是產品滯銷,尤其是今年人民幣急貶近10%,難免令主打內地股債基金受冷待。幸而內地鬆綁抗疫隔離,適逢美元急挫,刺激人民幣今午(11月11日)狂彈1700點子,重上7算關,市料有助人幣產品的叫座力。
順帶一提,跨境理財通面世逾一周年, 辦理逾15億人幣。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披露,自去年10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以來,截至上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試點銀行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業務相關帳戶50,167個,辦理資金跨境滙劃15.61億元。
據悉,「跨境理財通」業務區域主要集中在深圳與香港。從相關帳戶開立,深圳與香港方向開立帳戶19,330個,佔開立帳戶總數的99.5%;從資金滙劃,深圳與香港方向辦理資金滙劃5.2億元,佔資金滙劃總額的96.3%。其中,深圳地區已有24家試點銀行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業務相關帳戶19,424個,辦理資金跨境滙劃5.4億元,佔整個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比重、分別為38.7%和34.6%。
【青姐話】要跌托唔起 要升勒唔住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投資理財創富頻道--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http://onelink.to/8svabv
#國際視野精明理財盡在iMoney網站【imoneymag.com】
#如欲收看更多財經評論影片請登入iMTV+【https://bit.ly/3vHyRIn】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特約記者:曾桂芬
責任編輯:李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