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謀殺案數據庫分析 美國校園槍擊案並非由精神病引起
▲ 有研究人員對全球82宗大規模在校園環境發生的謀殺案進行研究,發現大多數大規模謀殺者和大規模槍手並沒有嚴重的精神疾病。
美國槍械暴力問題嚴重,每當新的大規模槍擊案發生,均有人指出是否和精神疾病有關,早年亦有民意調查反映美國的大多數成年人相信,精神疾病患者比沒有精神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現暴力行為。有研究人員對全球82宗大規模在校園環境發生的謀殺案進行研究,發現大多數大規模謀殺者和大規模槍手並沒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並需關注是否受其他文化和社會因素如槍械暴力浪漫化等所驅動。
負責是次研究的包括紐約市曼哈頓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olumbia University Irving Medical Center(CUIMC)與紐約精神病學研究所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NYSPI)研究小組,並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博士Ragy R. Girgis帶領進行。Ragy R. Girgis指出,早前研究人員從哥倫比亞大規模謀殺數據庫(CMMD)取得數據,分析1900年至2019年期間發生在世界各地的14,785宗以英文作公開描述的謀殺案。研究結果日前亦已發布在法證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上。
近半數校園大規模謀殺 在美發生
研究人員指出,其中在校園環境發生的82宗大規模謀殺案中,有47.6%是在美國發生的。另與以往的報告一致,涉及學術環境的大規模槍擊案的兇手以白種人佔比最多,為66.7%,而且100%為男性。
至於涉及槍械暴力的則佔63.2%,通常是半自動或全自動步槍,並有45.6%的大規模校園槍擊案兇手是以自殺告終。而且大多數兇手沒有罹患嚴重的精神疾病;當兇手有精神病症狀時,往往與涉及槍械以外的大規模謀殺。
學者:需關注文化和社會因素 如槍械暴力浪漫化
Girgis指出該研究結果表明,大規模校園槍擊案與其他形式的大規模謀殺不同,因此應該作一種獨特的現象來看待。他指:
為了防止未來的大規模校園槍擊事件,我們需要開始關注這些類型事件的文化和社會驅動因素,如槍械或槍械暴力浪漫化,而不是個人預測因素。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醫學和法律教授Paul S. Appelbaum亦指出,將精神疾病確定為暴力主因具誤導性。當談論大規模校園槍擊事件的風險時,大多數人會關注討論精神疾病,而忽略了其他因素,這樣更加劇圍繞嚴重精神疾病已經普遍存在的的恥辱感(Stigma)。
責任編輯: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