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人才難求】數碼營銷公司人性化管理 予各地員工跨地域學習

14:00 2022/11/05

分享:

分享:

創新數碼營銷公司R/GA每年4月中都會啟動R/GA Mentorship Program內部人才發展計劃,不限辦公室地區、員工級別及內容,讓內部人才可互相交流。(受訪者提供圖片)

疫情對於企業而言恍如從外而內的龍捲風,同時顛覆了固有的營運模式及人力資源戰略部署。

埃培智(IPG)集團旗下創新數碼營銷公司R/GA中國副總裁兼執行策略總監何雅宜(Connie)坦言,招聘合適人才從來不易,因此必須以「人性化管理」,例如聆聽員工對申辦落戶、職涯、未來發展的需求,防止人才流失危機。

Connie從事市場研究並加入國際廣告公司進行戰略規劃工作超過18年,自2018年7月加入了R/GA中國擔任策略主管,在這數年間可謂「身經百戰」,除了因為疫情爆發的規模前所未有,在業務方面需要因應時勢及時洞察分析作應變,還令她更設身處地體會到,提供人性化、具靈活、彈性的方案,對部署當下及未來人才策略的重要性。

創新數碼營銷公司R/GA中國副總裁兼執行策略總監何雅宜分享,團隊早前將遙距協作、資源共享文化帶到跨地域的品牌合作項目之中,因時制宜。(張寶燕攝)

【管理心法】VistaJet CCO:拒微觀管理 疫市增長依靠3大理念

【人才難求】疫市考驗反應速度 Bowtie「賦權」員工部署

滬辦公室 准落戶或離岸工作

該企在全球擁有超過1,600名員工,一向歡迎各地人才,並給予自由度。她以R/GA中國的上海辦公室為例,目前已有兩位香港員工,會讓他們選擇離岸工作或搬到當地上班。她指:

如果員工想在上海落戶或者置業,人力資源部門還會協助員工申請。另有兩位員工雖然不是香港人,但是早前在香港居住,也可以選擇遙距辦公。

而該企近日針對大灣區的業務拓展及人才招聘計劃中,也是探用同樣策略,以提供不同跨境工作福利來吸引人才。

在家工作(WFH)、混合工作等在疫情新常態下開始普及,重新定義了未來的職場環境和工作面貌,而該企早前亦作出相應對策,甚至將遙距協作、資源共享的工作文化,帶到跨地域的品牌合作項目之中。她指,早前上海突然宣布臨時封控時,即使正身處該地辦公室,也可以繼續帶領團隊,並與紐約總部聯繫。她又舉例:

在隔離期間,亦可如常協助運動品牌完成東京奧運的項目、與柏林辦公室協作完成YouTube KOL項目,以及與倫敦辦公室等遙距合作。

入行多年以來,她一直以「Stay Close To People and Stay Relevant」(與時並進)作為座右銘,屢屢審視現況與其制定的戰略,是否能幫助品牌和企業創造更人性化的未來。

早前,有員工計劃到加拿大發展,該員工以為「只有離職這個選擇」。她聆聽了該員工的需要後,提議他在加拿大遙距辦公。她指出:

該員工在團隊中工作得很開心,而且還是難得的人才,為企業帶來的貢獻也不少。

因此,不會因為員工的私人發展計劃,或者因為不能身處上海的辦公室,就要他放棄在該企的發展。

為了挽留人才,該企亦有設立內部人才發展計劃,在每年4月中啟動,讓全球15個辦公室的人才都可以跨地域互相學習。有興趣參加的員工,可以將自己有興趣學習的項目,告訴當地人力資源部門,全球人力資源部一起進行員工互相學習配對。當中的學習範圍非常廣泛,例如包括元宇宙(Metaverse)、Web3、企業管理、廣告設計,甚至是對方的母語。

【精算師轉型】為咩放棄筍工? 精算師自學基礎編程 轉型做軟件工程師

灣區拓展業務 助建互動體驗

該企近日還應對大中華地區品牌對業務和營銷轉型方面的需求,針對大灣區拓展業務發展計劃。R/GA中國業務總監夏崇彥(Raymond)指出,計劃瞄準大灣區內正尋求如何創新品牌和業務趨勢的初創企業及行業巨頭:

尤其是商場、零售、地產行業等,也愈來愈注重創新互動體驗。

因此盼以其強項助客戶建立O2O綫上綫下數碼化互動平台,進行形象設計等。

他們又觀察到,不少品牌在疫情期間改變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成功轉危為機。舉例指,有運動品牌就改以綫上直播方式,推出在家運動的內容並提供綫上購物平台的連結,助品牌「入屋」。Connie補充:

一個好的品牌應該類似於運作體系,不只在營銷領域作規劃,還要着重品牌主張,品牌提供的軟件及硬件,當中的用戶體驗,以及與消費者長遠的聯繫。

例如早前該企在協助帶動新零售體驗方面,就為運動品牌的綫下店設立數碼裝置,並延伸連接手機App中的「小程序」,讓用戶體驗虛擬穿搭,以及認識品牌故事。她指:

這些不是只推出兩、三個月的項目,而是可以因為品牌的計劃、季節性項目等推陳出新,為消費者帶來驚喜。

該企早前在中國市場,為運動品牌設立虛擬穿搭手機App小程序,並在綫下店設立相應的數碼裝置。(受訪者提供圖片)

而品牌主張(Brand purpose)即向消費者所傳達的核心認同和價值觀,例如是關注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以及健康等議題。

記者:張寶燕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