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環保科技】無土綠牆微藻吸碳 藉廢料取代泥土種植

10:00 2022/11/06

分享:

分享:

田承輝指,一枝50公升微藻,最大吸碳量可達每年5.5噸。(陳卓賢攝)

不少人都在辦公室種植盆栽,一來用作裝飾,二來可淨化空氣,但室內盆栽尤其需要悉心照料,否則容易因環境問題而枯萎。有本地企業研發了「無土綠牆」(G-Moss)及「微藻吸碳空氣淨化器」(Microalgae Carbon Absorption Air Purifier),藉科技自動化照料植物,並具有強大的減碳能力,能優化室內空氣質素。

一般的室內二氧化碳(CO2)濃度可達到500至600ppm,而在擠擁的室內場所,例如辦公室、教室和會議室等,甚至高達1,000ppm。高濃度的CO2會導致昏睡、頭痛和注意力不足,對於室內工作者,不但會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甚至會影響健康。

【香港創科 】政府積極發展創科 數碼港初創疫下融資升176%

為解決室內碳濃度過高的危機,Greentins創辦人田承輝(Thomas)發明了無土綠牆及微藻吸碳空氣淨化器,能淨化空氣中的CO2之餘,也能成為室內裝飾的一部分,做到減碳美觀並重。

無土綠牆的特色,是該牆所種植的植物毋須使用泥土,而是由「再生木海綿」(Recycled Wood Sponge)取代。

再生木海綿    儲空氣水份勝泥土

這款木海綿的主要成分是廢棄的木料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膠,只需將植物的根部插入木海綿,再將它放入無土綠牆之中,牆裏的供水系統就會向木海綿供應水份,讓植物吸收,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化處理。

植物在辦公室的冷氣環境是很易壞死,田承輝表示,再生木海綿比泥土優勝的地方,除了是更乾淨及易於打理外,更重要是木海綿能夠同時儲存空氣、水份和養份,令植物的根部長期處於健康狀態,延長植物壽命。

【七人欖球賽】「全黑隊」新西蘭加速數碼轉型 提升球隊營運及球迷體驗

此外,無土綠牆的供水系統是以循環方式運作,毋須人手灌溉,又或進行定期翻泥等工夫,這對辦公室工作的文職人士更為方便。

Greentins另一項發明是微藻吸碳空氣淨化器。微藻的用途相當廣泛,可用作生物燃料(Biofuel)、食用補充劑(Supplements)以及魚糧等。微藻在該產品的作用則是在LED燈催化下,進行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吸收室內空氣中的CO2,達至室內減碳效果。

倘太陽能供電    成「負碳產品」

田承輝指,一枝50公升微藻,最大吸碳量可達每年5.5噸,而實際吸碳量則視乎不同環境的空氣質素而定。他提到,如果一般辦公室想做到微藻吸碳空氣淨化器的減碳效率,就要使用強力的抽風系統,但這需用上高昂電力;而微藻吸碳空氣淨化器的用電配件,就只有LED燈和氣泵,相對節能得多。

如果在大型室內場所,例如在天台安裝太陽能板的商場,為微藻吸碳空氣淨化器提供電力,則整個系統就是完全的「負碳產品」(Carbon Negative Product),意味運行過程只會減碳,而不會造成任何碳排放。

【電子垃圾】全球電子垃圾增長迅速 53億部棄置手機未獲回收

田強調,這款微藻具有去除90%進氣CO2的成效,吸碳能力較盆栽植物強100倍,是非常適合用作室內減碳。一般而言,每枝微藻每一至兩個月需更換一次,而使用過的微藻則會用作植物肥料,絕不造成任何浪費。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記者:陳卓賢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