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零售業對聖誕表現感悲觀 零售業協會:市民外遊減本地消費

商業 18:53 2022/11/01

分享:

分享:

有不少商戶擔憂「0+3」政策令消費金額外流,故希望政府能盡快放寬至「0+0」,甚至通關。(資料圖片)

政府統計處剛公布9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數字為281億元,較上年同月微升0.2%。有業界代表反映,市況仍處於「呆滯及疲弱」的情況。

【香港零售】9月零售銷貨額止蝕升0.2% 惟仍遜市場預期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稱,近月市況「呆滯及疲弱」。一眾有升幅的類別大部分受個別特殊利好因素影響,以電器類為例,該月有大型品牌推出新型號手機;珠寶業則受金價下跌的影響,市民入貨令銷售數字上升。

她又提到跌幅較大的行業,例如食品、百貨公司業並非受個別不利因素影響,「只是跟着大圍經濟表現走」。另外,她特別指出,食品類的糕餅分類表現亦見跌幅,惟近兩年的中秋均在9月,反映今年的節日消費力較低。

利好因素均被負面因素抵消

展望下半年,零售管理協會的受訪會員反映,10月受益於消費券,發放首周有9成商戶的生意額均錄得增長,增幅超4成的類別主要為超市及百貨等行業,惟亦有商戶反映,基數太低是增幅大的主因,限聚令及消費券同為利好因素。

預估聖誕檔期,她表示有不少商戶認為不會有太大變化,料「利好因素均被負面因素抵消」。5成商戶料生意額有單位增幅,有3成公司則料有最多4成跌幅。亦有不少人擔憂「0+3」政策令消費金額外流,故希望政府能盡快放寬至「0+0」,甚至通關。

【南韓遊】逾33.7萬名外國遊客9月訪韓 重發簽證後港遊客大增2439.4%

【Uber Taxi】「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聯乘Uber Taxi 為球迷提供點對點接送服務

記者:李智美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