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磁控納米機械人 增杜牙根成功率
▲ 當根管清除不徹底、出現細菌殘留的情況時,就會引發炎症,導致杜牙根失敗。(Theranautilus)
當出現嚴重蛀牙時,細菌已深入牙髓,如果不想拔牙,就要進行「杜牙根」手術。倘若細菌已在牙本質小管(Dentinal Tubules)的深處堆積,牙醫就難以觸及感染區域,或會導致手術失敗。
有初創公司發明磁控納米機械人,能深入牙齒微觀通道殺死細菌,提升杜牙根成功率。
杜牙根又稱根管治療手術(Root Canal Therapy),是處理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的常見做法。對於細菌已深入牙髓的蛀牙,通常不能只進行修復牙冠的一般補牙治療,但可透過移除壞死的牙髓及填充移除牙髓後的根管,再修復牙冠,因此根管治療的好處是盡量保留原有牙齒。
牙本質小管 容易隱藏細菌
不過,當根管清除不徹底、出現細菌殘留的情況時,就會引發炎症,導致杜牙根失敗,結果就會出現牙齒持續疼痛、牙瘡,甚至發炎擴散等症狀。因此,杜牙根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完全消滅牙齒深層的細菌。
進行根管治療時,牙醫通常會使用化學抗菌劑沖洗牙齒來殺死細菌,但有些惡菌有能力抵禦抗菌劑,再加上牙本質小管複雜而狹窄的幾何形狀,也使細菌能夠隱藏其中,躲避沖洗過程。
此外,有些牙醫也會利用激光和超聲波為治療增壓,在液體中,產生衝擊波沖走細菌;但這方法也有其局限,最多只能穿透約800微米深的牙齒內部。
印度納米技術初創公司Theranautilus創辦人Shanmukh Srinivas指出,牙本質小管非常細小,當細菌居住在組織深處時,目前技術是無法完全進入牙齒內部殺死細菌,所以是無法達到有效治療。然而,他成功研究出透過操縱納米機械人,主動消毒牙本質小管的治療方法。
這款納米機械人呈螺旋形狀,由帶有鐵塗層的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製成,因此可利用低強度磁場來控制它們。研究人員將機械人注射入牙齒內部,透過磁場產生熱量,殺死牙齒深處的細菌。
以熱量殺死細菌,也為刺激性抗菌劑提供了一種更安全的替代品。Shanmukh Srinivas強調,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
可滲透癌細胞 研擴通用性
通過調整磁場的頻率,研究人員讓納米機械人在牙本質小管內隨意移動,深入2,000微米的牙齒深處,並使用顯微鏡追蹤它們的行動。Shanmukh Srinivas提到:「當完成工作後,我們可利用磁場將機械人從患者的牙齒中拉出來、進行回收,研究亦表明,整個運作過程是安全並適用於人體。」
他補充,磁控納米技術也可用於其他醫療領域,例如用於癌症治療的磁性納米粒子,可滲透到癌細胞中進行加熱並消滅它們,因此未來研究進一步擴大磁控納米技術的通用性。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記者:陳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