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會員只要做齊報價專區任務並儲夠積分,就可以兌換$5000電子機票優惠券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現實啟迪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分別授予了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以及菲力浦·迪布維格(Philip H. Dybvig)三位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銀行系統和金融危機領域作出的傑出研究貢獻。如果說去年諾獎的三位得主給予當今社會的啟發主要集中在方法論創新以及對微觀世界的具體認知上,今年諾獎三位得主則更多的從實際貢獻出發給予我們更多的啟示。
首先,現代銀行學的基本框架亟待重新構建和完善。正如伯南克所言,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歐洲及中國)都面臨著勞動力結構失衡,資本邊際效用下滑,貧富差距拉大以及創新時滯等諸多結構性因素的顯著影響。疊加疫情以及地緣動盪的持續衝擊,舊的銀行體系和傳統宏觀政策框架亟待變革。後疫情時代下,如何重新定義銀行在市場中的角色,如何通過銀行仲介創新和建立更有效的資訊交互系統以及如何制定新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框架以提高銀行的信貸配置效用,這將是避免全球可能再度陷入長期蕭條的關鍵所在。
其次,站在歷史的對立面,需要重新反思低利率政策的深刻影響。基於伯南克的經濟思想,全球央行在08年危機後普遍採取了零(或負)利率政策(量化寬鬆)以對抗長期低迷的通脹和勞動生產率。然而,今天的情況似乎正在跟歷史開起了玩笑。在疫情和地緣衝擊後,全球央行正在竭盡所能的與高通脹進行“鬥爭”。主流經濟學內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當前通脹不僅僅與供給端所產生的問題息息相關,同樣的,長期的量化寬鬆政策也是推升通脹的核心原因。長期超常規的量化寬鬆政策加劇了歐美債務擴張以及社會貧富差距加大,這對當今全球地緣矛盾和社會內部分裂埋下了導火索。面對歷史的交錯,我們不僅僅需要在新的環境下思索新的制度框架創新,也需要通過回顧歷史以便從過去的政策積弊中尋求新的反思。
最後,學會打破思維定式。宏觀經濟學在過去數十年的發展越走越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者長期被禁錮於固有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之中,很多學者在宏觀研究領域中往往過於追求完美數學模型下的最優解,而忽視了更大的視野和更小的細節。我們認為,打破束縛突破思維定式不僅僅可以從方法論的創新入手,也可以主動從不同學科領域尋求靈感。正如伯南克一樣,經濟學家不僅僅需要學會以歷史觀的思維洞察現象背後的邏輯,也需要結合新知(例如人工智慧,生命科學,資訊科學等)從不一樣的角度和層面豐富自身的邏輯認知,而這,恰是未來諾貝爾經濟學獎誕生的搖籃,也是現實世界於變局中開新局的理論希望。
責任編輯︰梁浩碩
【石Sir一周前瞻及異動股】太古A、招金礦業、中海油田服務
撰文 : 程實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欄名 : 實話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