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品牌】本地手作小店主打紙雕夜燈 疫下調整營運 生意不跌反升3成
▲ 慢覓陳皮計劃推出紙雕燈籠的DIY材料包,主攻親子顧客。(郭浩欣攝)
不少年輕人創業的起點,亦是手作品牌。要在芸芸產品中突圍而出,必須要有獨特的策略及定位。主打紙雕夜燈的小店「慢覓陳皮」疫情下多方面調整營運方針,看好今年生意錄2至3成增幅。
【奢侈品市場】Hermès第三季收入增長24%超預期 明年照加價5%至10%
慢覓陳皮創辦人馮家敏(Ashlie)在幾年前,原本打算參與電影製作,擔任美術助理。在等待正式開始工作的2至3個月間,她為打發時間而開始研究紙雕,並製作小夜燈,成功創立自己的品牌。
高峰期每月生意額破10萬
現時品牌的收入來源有三:(1)現成紙雕夜燈及訂製產品、(2)機構工作坊,及(3)私人工作坊;前兩項各自佔總收入的4成。馮家敏透露,產品訂單比較浮動,高峰期由9月開始,至翌年的2月情人節為止;平均每月有110至120宗訂單,每月生意額可超過10萬元。
作為正在發展的小品牌,慢覓陳皮持續檢討營運模式,令品牌可步向成功。以機構工作坊為例,馮家敏指每次教班後,她亦會與導師及助手檢討。馮續指,初次上課後才發現,原來她們認為很簡單的打結,對某些學員而言亦是十分困難。因此品牌逐步改良課堂內容,除了預先處理部分較複雜的工序外,馮家敏亦會在講解一些較細緻的步驟時,亦會配合投影片及圖片解釋,令不同階段的學員亦能掌握。
材料包專攻親子客
另一方面,小品牌資金有限,慢覓陳皮亦不例外。因租金高昂,現時品牌的工作室位於工廠區,而且空間較狹窄。隨著品牌逐步成長,馮家敏發現有不少家長即使有興趣報名參加工作坊,亦因為工作室的地點而卻步。於是她計劃推出紙雕燈籠的DIY材料包,主攻這批親子顧客,即使在家中亦能體驗這手工藝。
雖然各項社交距離措施逐漸解除,港人甚至再次外出旅遊,對本地商戶帶來壓力,不過慢覓陳皮卻看好今年生意額將會繼續錄得2至3成增長。馮家敏解釋,疫情後不論是團體或私人訂單,亦高於疫前水平約3成。今年中秋節後,品牌亦已陸續接到聖誕節、新年檔期預約;亦有更多企業客戶訂購紙雕夜燈成品。
【空運指數】DHL香港空運貿易指數下挫 第四季跌4.8點至34.7點
【大灣區薪酬趨勢】港企明年料加薪3至3.3% 升幅略遜廣東省
記者:葉泳珊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