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環保科技】濕氣發電布 維持30天效能

10:00 2022/10/23

分享:

分享:

濕氣發電布配備了一乾一濕兩種不同屬性的區域。潮濕區塗有一種由海鹽和碳墨組成的吸濕性離子水凝膠,能從空氣吸收自身重量6倍以上的水份。(NUS)

最理想的清潔能源,莫過於隨時隨地都可獲取電力,而無處不在的空氣,也算是取之不盡的資源。有科學研究團隊利用空氣中的水份作為「燃料」,透過碳墨及海鹽等低成本材料,開發了一種能自動充電的「濕氣發電布」。

濕氣發電(Moisture-driven Electricity Generation,MEG)設備的潛力一直備受關注,僅利用空氣中的水份就能獲取能源,具有相當大的便利性,例如可不受區域限制持續充電等。

【電子垃圾】全球電子垃圾增長迅速 53億部棄置手機未獲回收

如該技術能夠廣泛應用,將能為許多常見的電子設備供電,包括健康監測器、電子皮膚傳感器,以及信息儲存設備等產品。

海鹽作材料 無毒可持續

傳統的MEG發電原理,是透過活性材料內的水份分布差異產生電力。不過,活性材料暴露在潮濕環境一段時間後,水份分布的差異會大幅下降;當水份分布變得平均、活性材料出現水飽和時,就會失去製電能力,所以MEG技術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改善其發電效能和持續發電性。

為克服時間導致水飽和的難題,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設計與工程學院(CDE)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僅0.3毫米厚的濕氣發電布,具有「非對稱吸濕結構(Asymmetric Hygroscopic Structure,AHS)」,經測試後發現,即使在潮濕環境中放置30天,仍能維持出色的發電效能。

【元宇宙】Google、Meta使用流量太多 歐盟電信商要求分攤網絡成本

濕氣發電布配備了一乾一濕兩種不同屬性的區域。潮濕區塗有一種由海鹽和碳墨組成的吸濕性離子水凝膠,能從空氣吸收自身重量6倍以上的水份。

項目負責人、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陳瑞深表示,選擇海鹽作為吸水化合物,皆因海鹽無毒,而且能從海水化淡廠中獲得,屬於具可持續性的原材料。

濕氣發電布的另一個區域,則是沒有塗上水凝膠的乾燥區,作用是維持低含水量,確保水份只存在於潮濕區,以永久保持含水量的差異,產生過百小時的電力輸出。

電壓高於AA電池 成本低

濕氣發電布組裝完成後,潮濕區就會開始吸收空氣中的水份,海鹽離子也會被分離出來,並產生電力。帶正電荷的自由離子會被帶負電荷的碳納米粒子吸收,使濕氣發電布表面產生電場,成為儲存電力備用的效果。

陳瑞深強調,憑藉獨特的不對稱結構,濕氣發電布較傳統MEG具有更佳的電氣性能。實驗結果證明,即使經過30天後,潮濕區已達到飽和的吸濕程度,但乾燥區仍能維持應有的含水量,因此也能維持原有的電力輸出效能。

【加密貨幣】以太坊合併後 可減區塊鏈耗電量99.95%

他又指出,濕氣發電布的電壓高達1.96伏特,比市面上現有的AA電池的大約1.5伏特更高,而且原材料也容易取得,每平方公尺的製造成本只需0.15美元(約1.2港元),成本比AA電池更低,適合大規模商業生產。

至於充電及使用時長方面,只要將濕氣發電布暴露在空氣約兩小時,即可完成充電;如果加上陽光的照射,則半小時就可完成充電。當充電完成後,一塊1.5厘米乘2厘米的發電布,足以持續發電超過150個小時。

iPhone 14系列(除iPhone 14 Plus)已經正式開售!心思思想換電話,但又猶疑不決的讀者們,不妨看看本報早前的iPhone 14 Pro Max實測片段,讓大家作個參考

記者:陳卓賢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