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擬延長3座核電站停運時間 直至明年4月中

環球社會熱點 17:30 2022/10/18

分享:

分享:

受俄烏戰爭影響,德國等歐洲國家能源供應出現危機。德國原計劃今年內停運國內3座核電廠,惟早前已有討論指需延遲停運時間確保未來電力供應。據報德國將制定政策,令3座核電廠繼續運作至明年4月中。

德政府或幫繳12月能源費用 明年春季料再推補貼 【下一頁】

《路透社》引述一封信件周一(17日)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已要求經濟、環境及財政部制定法律框架,令國內3座核電廠可合法一直運作至2023年4月15日。朔爾茨在信件中表示,將要求盡快將相關提案交至內閣。

德國原定今年年底停用核電,但受俄羅斯切斷天然氣供應影響,早前政府已推遲一項法律草案實施,令Isar 2和Neckarwestheim 2核電廠維持待命狀態。而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亦一直推動第3座核電廠Emsland繼續運作,並已獲來自大力反對核能的綠黨經濟兼能源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同意。

Emsland營運商RWE對延遲停運決定表示歡迎,表示將立即作好一切準備,令核電廠可運行至明年4月15日。Isar 2營運商E.ON 亦表示支持延遲停運,而Neckarwestheim 2營運商EnBW則敦促政府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框架,否則公司仍需在年底前關閉核電廠。

德國向烏提供首套防空系統 美國承諾全力支援防禦 【下一頁】

德國環境部長萊姆克(Steffi Lemke)亦表示,周一的停運決定增加政策清晰度,但強調會繼續淘汰核能,明年4月中旬後不會繼續延長。而綠黨則發表聲明,形容朔爾茨決定維持Emsland核電廠運作是不幸(unfortunate),且當中無任何事實及技術原因,將開會討論下一步決定。

據悉3座核電廠發電量為4,300兆瓦(MW),佔德國今年總發電量的6%。

另外,朔爾茨亦要求官員,提出修改法律建議提高能源效益,並落實203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計劃。林德納對此表示歡迎,指將盡快建立相關法律框架。林德納周一(17日)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表示,德國將在今年冬天確保所有能源生產符合國家及經濟切身利益,並指朔爾茨亦已明確方向。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李俊儀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