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App 獨家
前往
掃描開啟:

【預防交通事故】初創研智慧雷達 車輛過高即預警

18:00 2022/10/16

分享:

分享:

當雷達測到超出高度限制,路旁燈牌會發出警示。(彭振濠攝)

道路意外難料,去年香港就曾發生過吊臂車撞毁天橋事故。其實透過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I),可以避免意外發生,有物聯網初創更成功與路政署承辦商合作推出方案。

AT-VIBE創辦人及技術總監陳兆泉(Wilson)是電腦工程師出身,對創業的堅持,令他今年捕捉到市場商機。談到初創經驗,他坦言10年前已開始創業路,不過並不平坦,首次創業嘗試做網站及電子商貿,亦與朋友嘗試過向市場提供資訊科技服務,結果失敗收場。至兩年前與太太洪麗錦(Diana)一起創立AT-VIBE,針對智慧城市項目,利用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技術闖出新路。

【外遊資訊】用非觸式e-道外遊 臉部識別無接觸過關

信息兩秒內顯示 提醒駕駛人士

「利用智慧感測設備的公路項目,現時已在西九龍連翔道成功部署。」陳兆泉表示,早前成功接觸到建築業界行業人士,亦包括香港政府路政署的工程承辦商,促成合作。他坦言,項目中所用的技術並不複雜,正式部署亦只需要約兩個早上及一個通宵時間便可,但最大挑戰除了要符合政府嚴格要求外,亦要克服在路面環境上的種種問題。

AT-VIBE的方案是針對汽車過高撞橋等事故,透過感應設備,向駕駛人士提出預警。陳兆泉解釋,最初有考慮採用視像鏡頭去監測,但會受天氣等因素影響,而AT-VIBE方案採用智慧雷達(Radar)及雷射成像偵測與測距(Laser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達到更佳效果,再加上5G流動網絡連綫,便可做到兩秒內顯示信息提醒駕駛人士。陳又指,相關技術亦可用於其他建築項目,感應設備甚至能偵側雷暴及閃電情況,通知地盤負責人。

【網絡安全】豐田汽車誤將存取金鑰上傳至GitHub 近30萬車主資料遭外洩

據了解,現時設於連翔道的方案,實際運作時會透過一枝設有鏡頭、雷達及LiDAR的電綫桿監測現場路面情況,再透過人工智能分析,當發現有超出高度的車輛,在路旁的大型顯示牌會即時亮燈,並發出信息提醒駕駛人士停車。陳兆泉補充,系統偵測車輛高度誤差少於5厘米,若車輛超過高度便會發出警示,而因應車輛行駛間如車輪避震系統等不同變數,經過反覆研究後認為5厘米間距較為合適。

AT-VIBE行政總裁洪麗錦坦言,創業之初或許缺乏市場銷售經驗,而陳兆泉是IT人,銷售算是外行,但年來終於找到方向。她表示,AT-VIBE成立之初並非以現時的智慧雷達方案為先,而是推出供辦公室採用的會議室管理及預約系統,透過採用電子紙技術的屏幕ClickBook及資源預約管理系統,成功取得客戶,現時公司有一半收入由此而來,客戶方面亦包括銀行及香港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

AT-VIBE創辦人陳兆泉(左)與妻子洪麗錦創業初期坦言生意不太理想,後來獲資助,以300元參展,卻得到1,000萬元生意。(彭振濠攝)

參加貿發局科展 生意額達千萬

由2020年10月創業,AT-VIBE最初業務並不理想,市場推廣不足加上疫情影響,洪麗錦表示最後在商會牽綫下,去年參加了香港貿易發展局的秋季5大科技展,當時申請資助,以300元租金參展。

她笑言,攤位布置從簡,但也引起不少本地客戶興趣,促成不少定單,現時公司生意額已達1,000萬元,資源預約管理系統及智慧雷達方案各佔一半,所以她今年亦再參加5大科技展,更將攤位規模擴大一倍。

記者:彭振濠

《ET贏商有計》每集請來香港企業品牌,分享疫下營商Tips。即看最新一集: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 Facebook 專版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