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預期壽命1957年來首跌 疫情導致死亡率升
環球社會熱點
18:27
2022/10/10
新加坡統計部門公布數據,指去年的國民出生時預期壽命跌至83.5歲,為自1957年有紀錄以來首次下跌。感染新冠肺炎為新加坡去年第五大死因,而疫情也導致當地死亡率上升。
日本將迎更多外國旅客 人力不足困擾旅遊業 【下一頁】
根據當局數據,新加坡人去年的出生時預期壽命為83.5歲,低於前年的83.7歲。當地女性預期壽命為85.9歲,而男性則為81.1歲。
新加坡統計部門發言人表示,出生時預期壽命並不能用作一個人的實際壽命,但可反映當地人口的平均壽命。
發言人提到新冠疫情期間死亡人數過多,死亡率也因而上升,導致去年及前年的預期壽命下跌。
日本新認可科興等5款疫苗 入境需打3針或持核酸證明 【下一頁】
新加坡衛生部最近發表一份報告指,由2020年1月至今年6月,新加坡的超額死亡人數達2,490 人,其中6成為新冠肺炎直接造成,約4成為死於其餘疾病的新冠患者。
新加坡近期的每日平均感染率維持升勢,但周一(10日)仍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新加坡全面取消於餐廳、夜場及超過500人參加的大型活動中,對未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限制。
新加坡更會為6個月大至4歲的幼兒接種新冠疫苗,及為5至11歲的兒童接種加強劑。至於50 及以上者等群體也會接種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
追蹤國際熱話,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按此】
責任編輯:鄭錦玲